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嶄新篇章李克強主持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王岐山出席北京7月27日電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二十大”專題 ......
首屆北京文化論壇7月25日在北京開幕。本次論壇以“傳承·創新·互鑒”為永久主題,以“推動文化創新賦能美好生活”為年度主題。本屆文化論壇特設現場觀摩活動環節,并選取了三條現場觀摩路線。 ......
記者日前從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考古人員對河北邯鄲后百家北墓地進行全面發掘,共計清理墓葬463座、車(馬)坑2座,出土文物2400余件。文物專家表示,該墓地是戰國時期趙文化的代表性遺存,見證了邯鄲城的興衰 ......
海南省文昌市馮家灣畔,新廠房陸續落成投產,光網、路網、電網、氣網、水網“五網”設施建設如火如荼。一座現代化的漁業產業園初具雛形,這里正是文昌探索生態養殖、推動漁業轉型升級的生動寫照。 ......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北京演出市場迎來了井噴式爆發。從坐落在長安街沿線的國家大劇院、中山公園音樂堂、北京音樂廳,到相距不遠的天橋藝術中心、首都劇場、新近落成的中央歌劇院劇場,再到位于城市副中心的國家大劇院 ......
紅色、綠色、藍色……飛針走線五彩繽紛;繡、插、點、挑……制作手法千變萬化;龍鳳紋、魚鳥紋、蝴蝶紋……刺繡圖文寓意豐富——這便是苗繡,來自苗族源遠流長的手工技藝。作為首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傳 ......
下個月即將揭牌滿三周年的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再次迎來重磅支持政策。 7月21日,銀保監會和上海市政府聯合發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科技保險創新引領區工作方案》(簡稱:《方案》)。 ......
由中國文聯、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主辦,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中心承辦的2022年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工作會暨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愿服務工作部署推廣會于7月20日在北京召開。 ......
水清兩岸綠、鷗鷺連片飛,七月盛夏里的深圳、東莞界河——茅洲河,連片的淺灘濕地孕育著勃勃生機。 “經過近幾年治理,茅洲河又變回了我們小時候的樣子,又可以岸邊吹風散步、河里摸魚捉蝦了。”在茅洲河畔的洪橋頭 ......
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文物和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物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引廣大文物工作者守正創新、開拓進取, ......
記者從20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獲悉,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向好,為穩物價保民生、穩定經濟大盤提供了堅實支撐。 從生產看,夏糧在去年高基數上再奪豐收,產量2948億斤、增加28.7億斤,創歷史新高。預計早稻面 ......
始建于公元366年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國古代文明藝術的寶庫,也是絲綢之路上不同文明交流交融的重要見證。在漫漫黃沙中,這顆世界文明長河中的璀璨明珠,經受著風沙、濕度等多重考驗。 ......
三年前的7月19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受控離軌并再入大氣層,為我國空間實驗室任務畫上圓滿句號。 作為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先后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完成4次交會對接,成 ......
千里運河,迤邐穿行。大運河見證著中華民族的奮斗與興盛。兩千多年來,她以世所罕見的時空尺度流淌至今。作為一個重要的文化符號,大運河也為世界所矚目。2014年,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2022年7月15日下午,善和文化傳習示范基地籌備會在希京匯總部舉行。上海首個家庭教育學院由執行院長李秀芳帶隊,副院長萬偉、特聘教授楊先貴、朱霖煒、影視部主任戚堃華等10幾人冒著酷暑前往希京匯總部1905國際數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