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图片/性插影院/亚洲视频不卡/麻豆电影观看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丨從“黑臭河”到“生態河”——廣東茅洲河治理觀察

2022-7-23 13:55  |  來源:新華網

  水清兩岸綠、鷗鷺連片飛,七月盛夏里的深圳、東莞界河——茅洲河,連片的淺灘濕地孕育著勃勃生機。
  
  “經過近幾年治理,茅洲河又變回了我們小時候的樣子,又可以岸邊吹風散步、河里摸魚捉蝦了。”在茅洲河畔的洪橋頭社區出生長大的居民洪永林開心地說。
  

無人機航拍茅洲河(7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梁旭 攝
  
  眼前美好宜人的風景,來得并不容易。20世紀70年代末以后,深圳和東莞在不斷發展、擴張的同時,河流淤塞、水質污染等狀況日益嚴重。這不僅影響了沿岸居民的生活,也成為嚴重制約深圳、東莞高質量轉型發展的短板。“臭氣幾公里外都聞得到,我們沿岸的居民平時都不敢開窗戶。”洪永林說。
  
  2016年,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廣東,指出茅洲河整治工作落實不力、大量污水直排、水質污染嚴重等問題。也就在這一年,茅洲河開啟全流域治污攻堅。
  
  “最初采取截污方式,沿河設置箱涵阻斷污水,但效果不佳,污水經常溢流進河,怎么也截不住。”深圳市茅洲河流域管理中心河道管理一部部長胡海濤說。
  
  面對治水難題,廣東不斷改進方法、探索新路,逐漸意識到治水根子在岸上、核心在管網,治水策略應轉向源頭,著手全流域治理。
  
  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省市主要領導掛點督導、擔任河長;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建立完善流域協調會商機制;深莞兩地各級黨委、政府搭建高規格聯動工作平臺;地市內部成立流域管理中心,統一調度“廠、網、河、站、池、泥”等。
  
  大兵團作戰、全流域治理。清理整治“散亂污”企業,淘汰重污染企業,推動流域產業轉型升級;引進大型環保企業,全面推進污水干支管、毛細管建設,構建系統、完整、獨立的污水收集管網體系;推進全流域正本清源、雨污分流,逐個小區、逐棟樓宇、逐條管網排查改造,打通排水管網最后一百米。
  

無人機航拍茅洲河(7月8日攝)。記者梁旭 攝
  
  經過全方位綜合整治,茅洲河流域內40多個黑臭水體、300多個小微黑臭水體已于2019年穩定消除黑臭;新建污水管網數千公里,完成數千個小區、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如今,茅洲河流域幾十年發展的基礎設施欠賬逐漸補齊,“污水全收集、收集全處理”已基本實現。
  
  治水增強了群眾自主環境保護意識。民間河長、護河志愿者等民間群體巡河管理,與政府河長“手拉手”,形成全民治水護水新機制。
  
  治水激發了流域新活力。曾經被取消了13年的茅洲河龍舟賽,在深圳茅洲河段燕羅濕地段重新開賽;東莞茅洲河段也迎來“迎春長跑”“盆菜宴”等民生活動……
  
  治水打造出濱水活力空間。在茅洲河流域,深圳已建成6座生態濕地公園、10座雨水花園、45.6公里漫步道,以及茅洲河展示館、南光綠境公園、左岸科技公園……茅洲河成為寓教于樂、怡人樂居的生態家園和自然課堂。
  

市民群眾在茅洲河畔的燕羅濕地公園里遛彎(7月8日攝)。記者梁旭 攝
  
  茅洲河治出秀水美景,也撬動了產業轉型升級。在茅洲河流域,深圳通過碧道建設,將污染企業集聚的工業廠房改造成小型城市綜合體;建設江碧環境生態產業園,推動200多家分散的重污染企業集中入園、集聚發展……
  
  “茅洲河的治理,實現了水清、岸綠、景美,探索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流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生態環境部華南督察局局長岳建華說。
  

  責任編輯:楊博        沈彤
  新聞熱線:021-61318509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