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庚辰 1935年11月出生,黑龍江雙城人,滿族?,F任正軍職少將、專業技術二級,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文聯榮譽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國家一級作曲,世界歌曲節評委。
1948年3月,傅庚辰已加入了松江魯藝文工團的大姐,帶著他去報考列入軍隊編制的北音樂工作團。憑著幾首充滿童真的歌,傅庚辰被錄取了。在遼沈戰役的勝利進軍中,傅庚辰調入東北魯迅文藝學院學習小提琴。1950年初,他同幾個小伙伴一起,被分配到東北文工團,后來東北文工團又并入東北人民藝術劇院歌舞團,他在團里演奏小提琴。在學院時,他就擔任過《黃河大合唱》的首席小提琴。
1953年3月,朝鮮戰爭已進入最后階段。17歲的傅庚辰參加了赴朝慰問團,到戰事緊張的西海地區。慰問團成員最大的也就20多歲,傅庚辰負責青年團工作和全團的生活。朝鮮停戰,他隨慰問團返回祖國;由于表現突出,榮立了三等功。1957年9月,從沈陽音樂學院畢業的傅庚辰,終于如愿以償,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成為志愿軍歌舞團的創作員。
1961年4月,傅庚辰被調入了八一電影制片廠,圓了一直想搞電影音樂創作的夢,那年他25歲。于是,從1961年至1983年,整整22年,他一頭扎進了電影廠,把人生最美好的那段時光獻給了軍事電影事業。他創作的數十部影視音樂和數百首歌曲,每一個音符,印記著他藝術青春煥發的異彩和日趨成熟的足跡。
1983年4月,中央軍委一道命令,把從未擔任過任何領導職務的傅庚辰調到了總政歌舞團任副團長,后為團長,一當就是六年。1989年4月,又是軍委一道命令,把他調到了解放軍藝術學院當了副院長,后任院長。
傅庚辰成了名副其實的“軍官”,但他從沒停止過創作,用他自己的話說:“過去是專業作曲家,現在成了業余作曲家,等將來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仍然會一心一意搞創作。” 傅庚辰長期從事部隊音樂工作,創作了《雷鋒》《地道站》《閃閃的紅星》《挺進中原》《風雨下鐘山》《打擊侵略者》《破爛王》等影視音樂70部;歌劇《星光啊星光》等5部;歌曲《雷鋒,我們的戰友》《地道戰》《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紅星歌》《紅星照我去戰斗》《映山紅》等700余首;管弦樂《歡慶舞曲》等10部,多次獲得全國一等獎。
傅庚辰擁有60余部影視音樂,10部管弦樂,5部歌舞劇,700余首歌曲,他的作品還出版了激光唱盤、錄音帶歌曲集、管弦樂總譜。在中宣部選入的100部愛國主義影片中,就有由他作曲的電影《風雨下鐘山》《雷鋒》《地道戰》《閃閃的紅星》4部,他創作的音樂和歌曲,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出版有《啊!紅星》歌曲集,此歌集匯集了作者從1956年至1995年四十年間的203首在全國全軍具有廣泛影響的作品。
2003年創作了大型聲樂套曲《航天之歌》;2004年創作了大型聲樂套曲《小平之歌》;2005年創作了交響組曲《地道戰留給后世的故事》;2006年舉辦了傅庚辰作品音樂會《創業者的歌》,出版了《傅庚辰交響作品選》《難忘的五年》文集,《創業者的歌》傅庚辰作品音樂會歌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