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同地域、不同學校的孩子們都帶來了各自的拿手好戲。
4月18日下午,400多個孩子來到中福會少年宮小伙伴劇場,參演第36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我交給媽媽一顆心》上海市百靈鳥少兒藝術團專場演出。登臺的有來自城市和農村、公辦和民辦學校、上海和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孩子,對他們來說,這場演出期待已久。
“我愛那天上的彩云,它是媽媽美麗的頭巾,我愛那銀色的星星,它是媽媽明亮的眼睛……”《我交給媽媽一顆心》是由上海市百靈鳥少兒藝術團理事長袁賢良作詞、鄧爾博作曲,寫于20年前的一首歌。歌曲將祖國比作“媽媽”,深情婉轉,動人心扉。男高音歌唱家劉捷帶著60多個孩子走上舞臺,一起演唱這首歌,唱出對祖國的祝福。孩子們來自上海市靜安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合唱隊、靜安區萬航渡路小學、寶山區民辦羅希小學。
男高音歌唱家劉捷帶著孩子們演唱《我交給媽媽一顆心》。
為了唱好這首歌,今年春節剛過,劉捷就到寶山區民辦羅希小學教孩子們唱歌。他把歌寫成五線譜,學生演唱的部分用鉛筆標出不同聲部,一邊讓孩子們試唱,一邊進行修改。他在黑板上畫出示意圖圖,用深入淺出的方法,告訴孩子們最基礎的發聲方法以及聲部的安排。數次教學后,孩子們進步非常大。演出現場,孩子們的表現贏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
不同地域、不同學校的孩子們帶來了各自的拿手好戲。素有舞蹈傳統的寶山區羅南中心校帶來了《茉莉花》的清香,崇明區長興小學帶來健美操《長小攀登娃》,寶山區民辦楊東小學、羅希小學排出了《美麗中國夢》《小草》。參加演出的孩子中,有不少都是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這些年來,百靈鳥少兒藝術團一直致力農民工子女的藝術培訓。
整場演出有400多個孩子登臺。
演出團隊中,還有3位來自上海AB藝術團口琴班的孩子,這是全世界首家由殘障兒童組成的口琴團體??谇侔嗟膸ш犂蠋焻琴桓嬖V記者:“這些有聽力障礙的孩子們戴著人工耳蝸,要學習音樂,比普通的孩子更加困難。但通過一年多的學習,他們已經會了不少曲子。更重要的是,這些原本比較內向的孩子,因為學習音樂,變得越來越開朗自信,樂于與他人分享?!彪m然此前有在醫院和敬老院演出過,但這是孩子們首次登上正規的舞臺,孩子們都非常興奮。
這是上海市百靈鳥少兒藝術團連續第6年在“上海之春”舉辦專場演出。每一年,袁賢良都會請來不少上海以外的客人,特別是西部地區和邊遠山區的孩子。今年,來自貴州省麻江縣的孩子們帶來了民族傳統《畬族祭祀舞》和《畬族銅鼓舞》,福建省坂中中心小學的孩子們則帶來了小合唱《畬山行》。上海對口支援地貴州遵義的孩子們,也帶來了精心準備的節目。
“這些孩子們演出的機會、走出家鄉的機會太少了?!痹t良說,“所以我們每一年都會邀請不同地區的孩子們來上海,負擔他們在上海吃、住、行的費用。除了演出,還帶著孩子們在上海逛一逛,開闊眼界。孩子們也都很珍惜這樣的機會,許多地方的孩子從去年11月就開始準備節目了。我希望能搭建一個舞臺,讓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城市與農村、上海與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可以手拉手,同臺展示才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