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王欣標志性的粉紅色與‘催眠’的主題緊密相關,營造出一種模糊曖昧的氛圍?!禘nchanted Art World》是一件關于藝術世界本身的藝術作品。它可以讓四個人從四個不同的角度體驗,在虛擬現實中,將一個普通的物理空間轉變為有著迷人的玫瑰色燈光的‘魔法藝術世界’?!?/div>
“Daniel Palillo是一位來自芬蘭赫爾辛基的藝術家和時裝設計師。他的作品生動而豐富,充滿黑色幽默和強烈的表現力,在時裝、油畫和雕塑創作之間自由轉換。Palillo通過一系列紡織品藝術和繪畫之間的混合產物,探索“時裝”和它的載體之間的關系。他以單寧、絲綢、棉布等基礎時裝面料為畫布,或是讓模特所穿的服裝與油畫的畫面內容交相呼應,制造出一個時裝與其不同載體之間對話的情境?!?/div>
BAZAAR對話何穗
除了大片之外,BAZAAR與何穗進行了對話,來滿足你對她本次身份的轉變以及這次大展的好奇心!
在本次展覽上,你以什么樣的身份參與其中?
這次我是以總監制的身份參與了籌備過程中展覽風格和定位的討論,以及布展的到場體驗,參與團隊細節討論和調整,提升觀眾的參與度和體驗感。讓當代藝術更貼近生活、貼近年輕人,讓更多人對此感興趣。
WAVELENGTH出廠設置和你曾經見到過的藝術展覽相比最特別的地方在哪?
我覺得它和大部分平時看到的展覽相比,更加豐富多樣化,有視覺藝術、時裝、裝置和新媒體。同時它是一個更注重觀眾體驗和參與的展覽,能夠兼顧藝術性和與大眾的親近感,視覺感強也同時有內涵。
還有一個比較大膽的地方是將先鋒時裝設計師作品和藝術家的作品共同展示,這點目前來說還是相對少見的。而且展覽里有很多關注當下、與年輕人非常貼近的作品,比如流行文化和街頭文化的元素。
羅葦, Crystal Palace, 2018
圖片來自:《WAVELENGTH:出廠設置》
在參與策劃這次WAVELENGTH展覽的過程中你最大的收獲或心得是什么?
我第一次以一個參與者的身份,它讓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深入感受和理解一個藝術展??粗患囆g品從無到有的過程,更讓我覺得藝術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一件作品可以將不同的人凝聚在一起。其中,制作展品《流》的時候,藝術家Jae Ko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一起搭建“紙浪”,20多位工作人員協助藝術家將捆綁堅實的工業再生紙打散成松松的紙卷再進行創作,參與其中的每個人都熱情又歡樂。Jae Ko說要把每個參與者的名字都寫上,是大家共同完成的作品。
藝術家Jae Ko和工作人員一起搭建紙雕塑
圖片來自:《WAVELENGTH:出廠設置》
還有“氣球哥”,我經常看見他一個人坐在場館的角落靜靜看著氣球掉落的速度和角度,一點點調試。
藝術家Charles Pétillon正在指導搭建作品
圖片來自:《WAVELENGTH:出廠設置》
藝術家們以日常生活中的材料為素材進行創作,引發人們對于消費文化、循環再生的思考,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背景專業的人們思維碰撞、交流,融合或不融合,創作出新的作品賦予新的意義。藝術是門大學問,我還是小學生,因為喜歡,所以努力學習中。
本次展覽上最令你印象深刻的藝術家/設計師的作品是什么?
其實看到每一位藝術家的作品,都讓我們有種眼界大開的感覺:原來生活中的某樣東西或者某件事,還可以有這樣的思考角度和表現方式。
比如 Claudia Casarino的作品《制服》,這件作品首先在視覺上就讓人印象深刻,虛實交錯的空間感特別強,看起來特別美,但背后是一個深刻的反映社會現實的故事。藝術家ClaudiaCasarino來自南美巴拉圭,她2008年創作這件作品的時候,巴拉圭的移民現象很嚴重,成千上萬人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因此這些工廠制服就停滯了,在原地等待著。同時因為關于女性有很多刻板印象,她認為通過“衣服”,這種總是會和女生聯系在一起的物件來探討女性問題會讓人更容易引起共鳴。
圖片來自:@何穗工作室
你是如何接近藝術并理解藝術的?看展覽對你來說是一種什么樣的活動?
藝術存在于生活中。藝術家們以自己的審美和思想塑造出的藝術品有時候也像是一個事件的記錄者,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賦予了自己的見解和創造,而人們在欣賞“美”時也會有不同的解讀、聯想和思考。我最初接觸藝術展,是因為Liya(策展人),她引起我對藝術最初的喜歡和好奇,我們在國外遇到經常結伴去看當地的藝術展,我看展覽喜歡發問,喜歡去了解背后的故事,除了是視覺和精神上的雙重放松與享受。也讓我們關注并且反思一些平時不太了解或者容易忽略的事物,這可能也是藝術的魅力和意義所在。
而本次《WAVELENGTH:出廠設置》大展還有更多精彩的藝術裝置作品。它們帶著藝術家的思想,而且變得更當下、更妙趣橫生。本次展覽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交互程度,觀展人與作品形成良好的互動,而且保證你傳到社交媒體的照片也足夠震撼。
與Gucci合作的藝術家Trevor Andrew也帶來了他的作品。他是一位跨領域涂鴉藝術家,也是Gucci品牌當下力捧的合作藝術家。他標志性的風格是大膽鮮艷的涂鴉,并將Gucci品牌標志巧妙融于背景之中,形成對時尚產業和消費社會的獨特表達。
Trevor Andrew (GucciGhost), 100% Real Made in China, 2018
圖片來自:《WAVELENGTH:出廠設置》
徐震?將他創作的藝術品按不同主題與需求“打包”成“套裝”送進美術館,利用商品化的重復形式,探討藝術與商業之間的關系
徐震?,套裝,2018
圖片來自:《WAVELENGTH:出廠設置》
徐震的作品屬于美術館的4號展廳——“實驗室”,這里還隱藏著其他藝術家的獨立空間。每一個都充滿著對現在商業社會的思考,娛樂至死,讓我們想到了20世紀六十年代最著名的藝術家——Andy Warhol。
Bas Kosters, “WORLD” a new perspective, 2018
Philip Colbert, Sitting Room, 2018
STUDIO AUBRUINO, The Gourd, 2018
圖片來自:《WAVELENGTH:出廠設置》
《WAVELENGTH:出廠設置》絕對是今年最值得關注的藝術展之一,以下是展覽信息,在它刷爆朋友圈之前,拉著你的閨蜜一起去吧。
《WAVELENGTH:出廠設置》
展覽地點:上海寶龍美術館
展覽時間:2018年7月8日 - 10月8日
周二至周日 10:00 - 21:00,周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票價:平日128rmb 學生98rmb
時裝大片:
特邀出鏡、藝術講解/何穗
攝影/Hxu
策劃、文字/Yoanna
造型、統籌/Mia Kong孔瀟瀟
化妝/ Johnny@andycreation
發型/ Kim@uppercut
統籌協助/ 凌麗
造型協助/ 李恒媛
美甲/ Finger Space
特殊鳴謝/CUBE Consulting Group Inc. 、上海寶龍美術館
策劃:芭莎時裝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