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與往年不同,幾乎成為“優良傳統”的排隊在今年被網絡售票“終結”了。
6月9日清晨的上海影城空蕩蕩的,澎湃新聞記者早晨7點半趕到影城的時候,尚沒有人在排隊,最早的影迷在7:40來到影城。在八點開票之際,影城門口只排了六位影迷,三位年輕人和三個上了年紀的老影迷,對他們來說,電影節趕早來排隊已經是一種習慣。
早上8點,淘票票準時開票,在1分鐘之內接到32401個訂單,售出52894張票,5分鐘內訂單數突破100702張,總售出票數突破151738張。《小偷家族》《拉普拉斯魔女》《肖申克的救贖》等熱門影片被秒光。
隊伍中的梅先生,今年67歲。從第一屆電影節開始,一屆不落的積極看電影。不少新聞媒體上都有他參與電影節的事跡,對他來說,一個老影迷在現場買電影票,是他參與電影節的一部分,雖然他也感受到如今電影節的管理越來越科學,網絡購票越來越方便,但他依然十分懷念在現場買票時可以和周邊的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的感覺,他依然在紙上認真的寫下他想看的影片。
梅先生及其手寫片單
一直被譽為“官宣排隊第一人”的徐自立先生,今年選擇了在家網絡搶票。不拼體力拼手速,徐先生也遺憾的沒能搶到熱門的《小偷家族》,第一時間他搶下了14張票。
另外一位從閔行趕來的施阿姨說,自己是返城的知青,年輕的時候就喜歡看電影,如今在家里,也不愿麻煩子女幫忙搶票,就選擇了來影城碰碰運氣。第一時間聽到周圍的年輕人說買不到票還稍有些氣憤的,“年輕人都搶不到我們怎么搶的到呢?”但之后她很快調整心態表示,其實自己只是喜歡看電影,并不一定要看最熱門的場次,因此等到10點開票也能買到喜歡的電影。
施阿姨
今晨七點,另一位上影節排隊的常客方老先生選擇到影城與工作人員合影留念,紀念不用排隊的電影節。據悉,他在上海影城“打卡”之后,又轉到了大光明電影院繼續合影留念。
雖然影城沒人排隊,但淘票票阿里虹橋中心上影節項目技術保障中心仍緊張忙碌。
6月9日上午8時整,上海國際電影節準時開啟線上售票,比線下足足提前兩個小時。淘票票作為指定在線售票平臺,為了保障系統的穩定,提前三個月就開始準備。整個項目組抽調了約40名工程師,還有阿里云的最新技術做支持,甚至為了應對好開票的前五分鐘,團隊還參考了天貓“雙11”的經驗。三天前淘票票進行了壓力測試,系統通過了測試過峰值高達每秒15萬同時買票的高壓力測試。從反饋的體驗來看。今年的系統上算穩定,在開票的一瞬間,曾經出現了短暫的約一秒左右的卡頓,之后就恢復了正常。從切換座位,付款幾乎都是十分流暢的。
現場排隊的影迷,一邊看官方手冊,一邊用手機刷票。
也有年輕的影迷在現場刷票。現場的一位年輕影迷告訴記者,自己會選擇在手機上八點開始搶票,如果有一些沒有搶到的場次,就等到十點再在影院的前臺問一問,“萬一有一些漏網之魚呢。如果沒有的話,也沒什么關系。”
上海電影節的工作人員則是6月9日最早來到現場的,他們七點就蹲守在現場,希望可以幫助沒有及時更新消息來到現場買票,或者不會操作手機的中老年人指導用淘票票購票。
梅先生的女兒在開票后,不斷給他打來電話,告訴他,《小偷家族》在開票的瞬間就秒沒了,但還是幫他搶到了幾場心儀的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