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图片/性插影院/亚洲视频不卡/麻豆电影观看

傳奇歌者:刀郎

2017-3-2 10:38  |  作者:沈彤  |  來源:上海文藝網

  
      舞臺上的刀郎為什么不敢脫帽子,真相讓人敬佩

  好多人都沒有見過刀郎本人,但是卻肯定見過刀郎的照片,差不多每時每刻都戴著一頂鴨舌帽,如圖這樣的。或者是白色的鴨舌帽。

  有很多人不明白,為什么刀郎每次出現的時候都是要戴一頂鴨舌帽,不管是黑帽或者白帽,基本上是帽成了他唯一的標配。這是什么原因呢,我們來看看他自己是如何說的。

  一次要某訪談節目中,主持人問刀郎,是否介意把帽子拿下來。刀郎的回答讓人很意外,他回答說:把帽子拿下來就表示自己是普通人,和臺上的不一樣,這樣的話,如果去外面買東西,就可以和小販們討價還價。很明顯,刀郎的意思不是說在去買東西時占便宜.刀郎本來的意思是希望自己外出的時候不用刻意打扮,就和普通人一樣。

  如果沒有戴帽子,小編估計你肯定不會想到這是刀郎。前幾年的時候,刀郎和香港的譚詠麟一起聊天。再后來,刀郎在某次朋友聚會中沒有戴帽子,看上去像極了中年大叔。06年刀郎在一次活動中罕見的不戴帽子,和印像中的他真的相差太遠。這些都不是說刀郎喜歡裝,早年在節目中,刀郎就直言自己對成名的準備不是很充分。

  不是所有進入娛樂圈的人都希望靠炒作來捧紅自己的,他所向往的是平靜的和朋友聊聊天,沒事就寫下歌這樣。畢竟每個對生活的要求不一樣。相關閱讀:憑借一首歌一夜成名的刀郎,卻因一句話消失多年...

  全國大規模寒潮來襲,你的家鄉,下了今年的第一場雪嗎?沙啞又粗獷的旋律響起,是不是讓你覺得格外熟悉?只是如今,還有多少人記得這首歌的演唱者刀郎?2004年,憑借這首《2002年的第一場雪》,刀郎正式出道。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這首歌從新疆傳唱到了全國各地,正版專輯銷量達到270多萬張,盜版發行2000多萬張,創造了音樂圈的神話。第二年,憑借《沖動的懲罰》,他一舉拿下了全國“金唱片”獎;還在全國開巡回演唱會,那段時間刀郎的歌真是唱遍了大街小巷,說他是一夜成名,也不過分。《情人》、《北方的天空下》、《雨中飄蕩的回憶》、《披著羊皮的狼》......不同于一些拗口的歌曲,刀郎的每一首歌,都朗朗上口,讓人過耳難忘。更為難得的是,這些歌曲,都是刀郎親自操刀作詞作曲!從創作到演唱,都由他一人完成,真可謂是才華斐然。很多人認為名不見經傳的刀郎能爆紅只是運氣好,卻不知道在出道之前,刀郎已然蟄伏十年之久。
        早在16歲初中未畢業,刀郎就輟學在外一邊漂泊一邊學習鍵盤樂器。1995年,他定居新疆,懷抱著所有的熱情投身音樂事業:組建樂隊,成立音樂室,擔綱音樂總監,更是獨立出版了唱片《西域情歌》,翻唱新疆民歌,在新疆小有名氣。后來,唱片公司希望刀郎能再翻唱一張專輯,刀郎卻不愿意干了,他希望能做自己的原創音樂。甚至對唱片公司直言:“如果不讓我唱原創的話,我就不干了。”這種對真正音樂的追求,讓人動容。為了能創作出滿意的作品,他天天泡圖書館,還到戈壁灘、維吾爾族老百姓家采風,每天寫三四首歌,一年下來寫了一千多首。正是有了這番扎實的基本功,刀郎才能在2005年厚積薄發,一朝成名。他的嗓音獨特,沙啞中帶著清亮,創作的歌曲質樸粗獷卻又熱烈而奔放,這種獨樹一幟的唱法一經引入內地歌壇,就獲得了聽眾們的認同。
       只是,或許是印證了“人紅是非多”這句話,在加上他這種之前少有的音樂風格,更讓他的音樂充滿了爭議。在一次音樂排行榜上,身為評選嘉賓的那英公開反對刀郎入圍,直言:“聽刀郎的都是什么人?去KTV里點刀郎歌的都是農民。除了唱片銷量有資格參與這個評選外,他沒有一點可以拿出來放在這個十年影響力歌手里的資格。”又有汪峰直言刀郎的歌是流行音樂的悲哀。而高曉松則說:“刀郎的專輯我可能會直接扔進垃圾桶”。種種刻薄的言論徹底瓦解了刀郎的自信,讓他茫然不知所措。于是,在事業正紅火之際,他選擇了“歸隱”。是逃避,也是調整心態。好在最艱難的時候,妻子朱梅始終不離不棄。刀郎與朱梅相識于1993年,那時的刀郎剛剛解散了樂隊,郁郁不得志,不知前路何方。
       來自新疆的朱梅,漂亮又賢淑,重新燃起了他心中的希望。朱梅絲毫不介意刀郎曾有一段失敗的婚姻,還有一個尚在襁褓的女兒,兩個流浪的人毅然相愛了。正是朱梅,讓刀郎對新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義無反顧的來到新疆,舉目無親,一切從頭開始。萬事開頭難,不斷的碰壁與失敗充斥他們的生活。為了能讓刀郎安心創作音樂,朱梅辭去了工作全心照顧公婆和兩個孩子,無怨無悔地承擔所有家務并始終鼓勵刀郎堅持下去。因而即使生活顛沛流離,二人的生活卻總是有種志同道合的溫馨。
      苦盡甘來,無論是落魄還是走紅,朱梅始終陪伴刀郎左右。因此當又一次的打擊撲面而來,妻子朱梅依舊是刀郎背后最有力的支持。退隱后的刀郎回歸家庭,嬌妻愛女時時在家逗樂,歡快的氣氛讓他逐漸走出挫敗,重新回到音樂創作上。只是,再次歸來的刀郎從臺前退到了幕后。他只想安安靜靜的創作他的音樂,做“一種很質樸的,符合老百姓生活里不戴面具的時候要唱的歌”。而我們老百姓需要的,不正是這樣的音樂嗎?上個月,刀郎創作的《一家人》再次榮獲國家五個一工程獎,說起來,這已經是他第二次斬獲此獎了,上一次的作品是《愛是你我》。
       這種國家級音樂獎項的獲得,也恰恰說明了刀郎音樂作品的成功。刀郎對自己的音樂則是這么解釋:現在的流行音樂是一種港臺價值觀,人們缺少一種本土的文化認同,人們需要一種自己習慣的,可以放松的情緒表達,需要一種安全的根源的音樂。音樂即使再糙再爛,只要有情,有真就好。他的歌曲,雖然通俗,卻總在追求真情,能酣暢淋漓的宣泄出歌者的內心情感。而大部分聽眾所需要的,也是能在歌曲中表達他們的情緒罷了。出名容易,堅守原則卻不易,且行且珍惜。追求名利的路上,我們往往會迷失自我。只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如刀郎一般,二十年如一日,固守自己的原則,始終不忘初心。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