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每個家庭都會面臨的問題。由青年編劇兼導演蘇亮執導、著名演員黃渤主演的電影《學爸》以家庭教育為主題,描述了四組家庭直面教育問題的困境,有笑有淚,有感動有思考。正如蘇亮在談及創作初衷時所說的:“我看到了身邊許多的父母非常累,孩子非常痛苦,我太想給他們一個理解,一個安慰,一個鼓勵,一個替他們能說說話的機會。我相信這部電影至少可能在他們的心里能保留一份觸動和影響。哪怕微不足道,那也至少在他們心里曾經流淌過。”作為HB+U新導演助力計劃的一部作品,該片自署期檔上映以來,引發了觀眾的熱烈討論和反響。
題材聚集熱點。電影《學爸》無疑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現實題材之作,跟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有關系。該片聚焦時下社會熱點話題,以“幼升小”的教育議題為切口,講述雷大力(黃渤飾)為兒子雷小米(單禹豪飾)順利升入理想小學被迫卷入困局,與一向追求快樂第一的雷小米之間發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其中,對于教育焦慮和學區房問題的刻畫頗具深度。導演巧妙地從單親爸爸的角度展開一個個難題,將觀眾引入到了一個充滿現實挑戰又不失人性關懷的世界。
內容真實可信。導演蘇亮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雖是第一次執導電影長片,但他多年來一直關注相關社會題材,作為資深編劇的他積累了豐富的文本經驗,2012年擔任愛情微電影《馬可菠蘿》編劇及導演;2015年擔任電影《港囧》編劇;2017年擔任《父子雄兵》編劇。為了收集真正的一手素材,確保人物形象鮮明、真實,他經常在小區和學校門口找家長聊天,還曾潛伏在校門口家長群中觀察他們的言行,差點被當成不法分子。
類型涵蓋廣泛。影片中,四組家庭的故事涵蓋了各種不同的家長類型,從嚴厲的虎媽狼爸到放養的自由派家長,描寫的就是生活的本質,展現了教育世界的多樣性。其中,雷大力與單親媽媽劉真真(閆妮飾)為孩子進入理想小學卷入競爭激烈的“幼升小”戰場;受到周圍朋友火哥(張子賢飾)和火嫂(萬茜飾)影響,雷大力不惜傾家蕩產購入學區房以及雷小米小姨(張鈞甯飾)的出現引發的“拼娃”現象……電影通過這些情節的設置,反映了現實中存在的種種社會現象。
演員表演細膩。影片中,黃渤飾演的雷大力在面對教育困境時,所作出的艱難而真實的抉擇,那種心里變化被他刻畫得非常細膩;張子賢、萬茜飾演的火哥和火嫂則形象地反映出了社會生活中的小人物面對教育難題所表現出來的那種焦慮與無奈;單禹豪飾演的雷小米展現出出奇的表現力,他鮮活地刻畫了一個聰明可愛的小人物,給影片注入了活力。
表現手法巧妙。電影在呈現教育焦慮問題的同時,也以幽默的方式點亮了劇情。可正如觀眾看后所評價的“外層包的喜劇,內核卻很殘酷”。另外,導演還巧妙地運用川渝方言加上和諧的幽默,讓笑點與淚點交織在一起。不僅以輕松的方式探討了家長在孩子教育問題上的心態和行為,也為觀眾提供了深入思考的空間。
影片結尾是家長尊重孩子選擇了放棄,與開頭生活氣息很足的底色形成鮮明對比。而影片最后留給我們的其實是一個問號,那就是在反思自己教育觀念的同時,如何找到一種與孩子間相處最好的自洽方式……
電影評論員:畢凌鋒,男,1987年11月生,安徽安慶人,中共黨員,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專業,中級導演職稱,上海市松江區影視藝術家協會秘書長,上海文藝網總編輯、1905國際數娛影視產業園總經理,第3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終審評委(第四組組長),上海市統戰部“文藝兩新”人才,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青年“創業英才”。
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員,上海通俗文藝研究會黨工組組長兼秘書長,上海電影家協會會員、上海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地方史志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上海市形勢政策教育研究會副秘書長。微電影作品榮獲第十五屆(中國)山東青年微電影大賽銅獎。
曾任江西日報記者,《比亞迪汽車》特約評論員(觀點直擊市場),上海電視臺生活時尚頻道《發現》欄目執行導演,《奮斗的路上不留遺憾》微電影總策劃導演。
責任編輯:楊博 沈彤
新聞熱線:021-6131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