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图片/性插影院/亚洲视频不卡/麻豆电影观看

古人的信紙有哪些門道?看書房雅物的“前世今生”

2019-11-27 17:37  |  作者:施晨露  |  來源:上觀新聞


  古人書信往來時往往喜歡用精致華美的信箋、詩箋,一些文人甚至自己參與制作箋紙,有的箋紙飾有各種紋樣,精致華美。其中,用作書札的稱“信箋”,用以題詠寫詩的名為“詩箋”。信箋尺牘既是古代文人性情的抒發與寄托,也承載了生活中瑣碎卻鮮活的細節。隨著時代變化與社會發展,這一傳統在當下已經少見。
  
  上海圖書館館員梁穎所著《說箋·典藏版》從上圖館藏中精選271例具有代表性的明清名人尺牘翰札,這是國內第一部系統介紹研究中國箋紙的全景式專著。近日舉行的該書首發研討會上,與會學者認為,在箋紙形制與工藝考辨、文人交往考略、書法藝術欣賞和文史研究等角度,這部專著均有不凡價值,將是從事該領域研究無法繞開的圖錄,具有填補空白的意義。
  


  《說箋》一書初版于2007年,深受好評,業界有說法稱:“欲了解箋紙文化起源、工藝與流變,必讀《說箋》。”如今該書市面已經難覓,止觀書局、西泠印社出版社與上圖歷史文獻中心共同策劃的《說箋·典藏版》兩年前啟動,以正八開尺寸,688頁體量纖毫畢現箋紙細節。全書以彩箋為中心,分為色箋、花箋、畫箋三類,以對應單染色、帶花紋圖案和有圖畫的三種彩箋——這一系統分類為梁穎構建的箋紙學術體系。在書中,他以六個章節的篇幅,依次探究歷代箋紙的形制演變,染色、套印、拱花、砑光四項制箋技術,花箋、畫箋的特色與類別,附論文人如何及為何制箋,最后以傳統箋紙在近現代的變遷與淡出作結。值得一提的是,該書收錄的271例尺牘翰扎,皆為難得一見的真跡,涉及眾多名人,如明代董其昌、蔡羽、戴珊、魯治、顧璘、徐霖、王韋、葛一龍;清代曹貞吉、高文泋、趙之謙、李漁、錢大昕、林則徐等。
  


  明 董其昌手札
  
  梁穎長期在上圖歷史文獻中心面對讀者的一線窗口服務,同時在鉆研領域成為專家,去年上圖大受歡迎的年度大展“縹緗流彩:中國古代書籍裝潢藝術”展正是由梁穎策展?!墩f箋》緣起于上圖2006年舉辦的“明清名家手稿展”,上圖歷史文獻中心主任黃顯功介紹,當時策劃展覽時發現,手稿最重要的載體是紙張,而紙張里最漂亮、最受人喜愛的就是書房中的雅物——箋紙。
  


  清 李漁手札
  
  “上圖具有豐富館藏,通過展覽形式向社會大眾普及,其成果又回饋學術研究,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在箋譜、古籍、碑帖乃至現代文獻方面,形成了一支強有力的專家隊伍?!睆偷┐髮W教授陳正宏認為,從文獻學和印刷史的專業角度而言,《說箋》最具創意的是討論“砑光箋”的部分。該書通過文獻與實物二重證據,考釋歷代“砑光箋”的可能制法至少有三種,這是目前各家之說中證據最充分、述論最深入的。書中論箋紙與近世水墨畫的關聯、現代漫畫箋在中國漫畫史上應有的地位等等也別開生面,為中國美術史研究提供重要的第一手史料和獨到的見解。
  
  “中國古代對箋紙的重視,宋人就開始了。把箋紙當作藝術品來把玩、觀賞則要到明清?!敝袊佬g學院教授范景中說,古人尚無美術史的意識,從現代研究角度來看,《說箋》具有開創性意義,“書中對箋紙的關注,使得我們對美術史的研究回到箋紙,乃至更廣泛意義上的古人的紙,就紙本身作出審美判斷。箋紙的制作、源流、傳承,與書畫、古籍的關系等,都要以更廣闊的眼光來看待。”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