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鎏金五頂水發九鈴廣鐘(自名鐘)。
是清代中晚期制生產的廣鐘。收藏于太倉順寶齋鐘表博物館。據館長鐘表收藏家陸金生介紹,
是用紅木制成。這類廣鐘深得皇家賞識。因此地方官員將其作為貢品送入宮廷,供帝后們觀賞享用。形態像塔形房子,非常好看,特顯了中西合壁的藝術文化。鐘盤是瓷,琺瑯彩面,相當漂亮悅目。機芯才用是以 發條為動源,鏈條及塔輪組成動源結構,能使發條動力均勻緩慢地釋放,有助于提高走時精度。這在當時是一項重要的發明。九個鈴的報時報刻及旋轉的水發功能,機械結構十分復雜在當時是很了不得的。九是最大的數字只供皇帝使用。更何況此“九鈴”還裝置水發,其珍稀由此可見是皇家之品也。
廣鐘是跟開平碉樓一樣能夠代表廣東特色的文化遺產。中西合璧的古代工藝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