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尋訪親歷者,一探南京路的發展歷程。
20年來,時代風云不斷變換,南京路步行街始終砥礪前行,已經成為上海乃至全國的共同財富。昨天,我們尋訪親歷者,一探南京路的發展歷程。
一條路承載上海文化
“你來的可真巧!”得知記者前來采訪南京路步行街,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原黃浦副區長陳東難掩激動,她拿出手機,給記者展示了幾張照片,這是前兩天她特意去南京路上拍攝的“特色窨井蓋”。
照片里,每個窨井蓋面都刻著一處圖樣,分別雕刻著上海開埠以來的代表性建筑物,以展現上海不同時期的特色歷史文化,有上海人民大廈、南浦大橋、上海博物館等,據了解,當年共設置了37個特色窨井蓋。陳東時任黃浦區宣傳部部長,在多個部門的通力合作下,誕生了這些具有節點意義的圖樣。
時間撥回到1999年9月20日開街當天,這些雕刻精美的圖樣第一次亮相,就讓人眼前一亮。陳東說:“人山人海,鑼鼓齊鳴,從天橋往下看都看不到腳,人們從各處趕來見證開街的歷史性一刻。”當時滬上媒體贊譽:這是一條流光溢彩的路。
流光溢彩不僅停留在表面,也深入南京路步行街的文化活動當中。全國勞動模范錢斌是一名出租車司機,他帶領的司機團隊十幾年來堅持參與步行街的學雷鋒活動。每月20日,他們一大早來到這里,搭建展臺,免費為市民提供量血壓、理發、修補衣物等服務。
錢斌說,他們和群眾是互相幫助。為群眾服務,他們自己也收獲了真誠的認可與鼓勵。“經常有群眾拉著司機的手不停夸獎,司機高興地像個孩子。”有些住在遠郊的老人,凌晨四點多起床,趕第一班公交車,就為了來參加活動。中小學生也會參與到幫助群眾的隊伍中來,他們拳頭小小的,給老人捶背正好。孩子們仔仔細細地從上捶到下,老人樂開了花。
志愿者的服務內容,也在跟隨時代的步伐變化。比如近年來市民動遷較多,需要咨詢產權分配、立遺囑之類的法律問題。因此一批法律專業的大學生成為志愿者,為群眾答疑解惑。錢斌對記者說:“雖然現在志愿者越來越多,但我還是想說,希望更多的人帶著各行各業的手藝和專業知識參與進來。”
開創性舉措從這里起步
從20年前開街起,南京路步行街一直被譽為實體店體驗的標桿。為了優化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政府部門做過不少突破性工作,很多舉措都是先從南京路試點,再慢慢在全上海甚至全國鋪開。
首先是確定“主街不通車”。開街前,南京路原本行駛多輛無軌電車,南京路馬路不算寬,沿街的商業較為密集,店鋪之間幾乎沒有斷裂,行人無法自由穿行馬路。陳東說,當時決定重新規劃交通,實現人們可以從南到北自由穿行、購物,不必擔心往來汽車,這個舉措大大提高消費者逛街的舒適度。
南京路還曾引起過一場“廁所革命”。1999年之前,南京路商廈內的廁所采取收費制,人們要花一毛或兩毛才能使用。步行街開街后,在政府部門和商家的不斷溝通下,南京路商廈內的廁所逐步實現了免費開放。“商家也慢慢體會到好處,人們進來上個廁所,也可能會有消費行為,而且人們的衛生習慣也變得更好,不再有隨地大小便的行為。”陳東說。
值得一提的還有營業時間的變更。陳東回憶,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百貨公司的營業時間和機關上下班時間基本一致,這就導致下班沒人去購物,一到周末卻人滿為患。通過協商,南京路上所有的百貨公司調整營業時間,上午十點營業到晚上十點,這個開創性的規定一直保留到了現在。
最初定位為面向“外國人和外地人”
說起最初對南京路步行街的定位,陳東用兩個“外”概括:外國人和外地人。“以食品商店為例,不僅有上海本地的,還有全國各地的,而且要有環球百貨,人們在這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大品牌。”
與此同時,步行街在定位上又要與南京西路主打奢侈品的商場進行區隔。“所以當時南京路步行街還是以中端產品為主,一線以下,二線以上,主打大眾產品。”
歷屆市區領導非常注意南京路的商業結構,傾聽顧客商家意見,與時俱進地調整業態。1918年開業的永安百貨即是代表之一。“隨著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永安百貨在傳統百貨主打服裝類商品的基礎上,主推經營鐘表、化妝品、珠寶等,近年也引進了家電旗艦體驗中心等項目,符合消費多元化的需求。”永安百貨公司辦公室副主任張欣怡說。
作為我國最早的民族百貨商店之一,永安百貨已經陪伴南京路走過了一個世紀的風風雨雨。2004年,永安大樓恢復了帶有歐式風味的建筑外觀,但永安百貨對中國文化的傳承從未斷絕。每年大年初一,永安會進行傳統的“雙獅迎賓”項目。參與舞獅的并不是商演公司的演員,而是永安百貨自己的員工,通過拜師傳授,將這一傳統一代一代的保留下來。“我們不忘傳統,但也開放包容,我想,這也是整條南京路步行街,乃至整個上海的精神吧。”張欣怡說。
如今的南京路,正在呈現越來越多的新變化。觀光車緩緩穿過人群,還有一種移動的白色“小車”,這是9月5日剛剛投入使用的警用巡邏機器人,配備旋轉攝像頭,循環廣播提醒游客注意安全,行人可通過攝像頭與后臺民警實時對話。
既非節假日,時間也尚早,9月11日上午10時左右,南京路步行街已人流如織。幾個小朋友在樂高組成的“我愛上海”的英文縮寫下興奮拍照,許多人在幾家老字號前排起長隊,等著購買中秋月餅。
站在路口看去,連綿的中心花壇仿佛一列綠色火車,滿載著希望駛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