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图片/性插影院/亚洲视频不卡/麻豆电影观看

用制度守護傳統工藝揚帆遠航

2019-8-22 10:01  |  作者:韋衍行、丁濤  |  來源:光明日報

  安徽的竹雕技藝

  江蘇藍印花布制作技藝中的晾曬工序
  

  北京的漆雕技藝

  河南洛陽的牡丹瓷制作

  山東膠州黑陶制作技藝中的雕刻工序
  
  【守望家園】
  
  傳統工藝不僅具有實用的生產功能,還具有傳承歷史文化的特殊價值。因而在現代制造業高度發展的當下中國,我國啟動了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給予傳統工藝各種保護與扶持,很是必要。但在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建立健全相應的政策法規體系,營造更為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對于傳統工藝的健康發展更為重要和迫切。
  
  行業標準制度要以手工生產為核心
  
  傳統工藝行業標準的制定主要集中在手工生產程度、技術指標、原材料等三個方面。其中手工生產程度是行業標準的核心。傳統工藝區別于現代制造業的最根本特點,就是手工生產。與現代制造業相比,手工生產更具有個性化、獨創性和個體關懷的優勢,這也是消費者愿意付出比工業產品更高價格的原因。
  
  近年來,隨著精密機器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不斷提高,仿制手工生產的設備成本不斷降低,而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導致一些企業盡可能引入機器或智能設備以降低成本。微電腦繪刻機、三維雕刻機已經開始取代人工,成為各類雕刻工藝品生產的主力。其他一些有較大市場的傳統工藝行業,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機器取代手工的現象。但這類產品只是工業產品,而非傳統工藝產品。
  
  手工成本高昂、機器仿制能力提高,加之缺乏行業標準鑒定機制和懲罰機制,以機器產品或微量手工加工的產品來冒充手工產品的風氣甚囂塵上,直接導致部分傳統工藝市場魚龍混雜、惡紫奪朱,也間接導致從業人員整體技藝水準的降低。這種現象在某個行業或地區內盛行,最終結果是短暫的繁榮后被市場厭棄。
  
  傳統工藝行業標準的缺失,也給針對傳統工藝企業的稅收減免政策和各種優惠政策制造了更多的技術壁壘。一些以機器加工為主的企業,可能因經濟效益較好而更容易獲得這些政策利好,從而使政策的實施效力大打折扣,也導致政策公信力受到質疑。
  
  因此制定以手工生產為核心的行業標準,已經成為傳統工藝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目前已經有一些地方和行業開始了這方面的探索,如西藏制定了唐卡的行業標準,揚州制定了玉雕和漆雕的行業標準。由于傳統工藝門類的復雜多樣,不可能制定適用全部門類的行業標準。所以應在制定基本手工標準的基礎上,制定大類(紡織、雕刻、刺繡、陶瓷等行業)的手工制作標準。之后,可再根據地域或流派技藝風格、特種工藝、特有原材料等,制定更為細化的小類標準。
  
  知識產權制度要保護公有遺產共享和個人創新
  
  現代技術的革新是拋棄型顛覆性的,即一種新的技術出現就會取代原有的技術,因此知識產權都有期限。但傳統工藝的發展,是累積型漸進型的,即新的技藝是在傳承原有技藝的基礎上加以改進改良。其技藝的更新速度是緩慢的,技藝的嫻熟掌握更依賴經驗的積累。這兩種不同的技藝發展模式,決定了傳統工藝知識產權的認定不能照搬現代知識產權制度。
  
  現代知識產權制度從建立之初就強調對個人創造力的保護,即使團體也具有明確法人資格,而不是一個模糊的群體或集體概念。但傳統工藝在產生時很多就是自給自足的生產生活技能,創造傳承者大多為寂寂無名的普通人,其技藝的掌握和傳承體系是相對開放的,無法明確其為某個人或某些組織所創造,因而是其傳承者所共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產權制度應首先保護傳統工藝作為一種文化遺產的公共性,防止它被某些人或法人機構據為所有、壟斷獨占。
  
  傳統工藝尤其是民間工藝知識產權的歸屬認定,至今在法律上仍處于真空地帶。這使得將某種作為公有遺產的傳統工藝申報為個人或法人知識產權的行為,無法被認定為侵權。也由于傳統工藝的日益邊緣化,公眾包括知識產權認定機構對其認知程度很低。一些個人或法人機構就利用這種法律空白和信息不對稱,將在一個地區世代傳承的某種傳統工藝及其相關的文化符號申報為其所有的知識產權。這種情況往往會造成行業內的利益糾紛,造成從業者相互的猜忌和防備。不僅無助于鼓勵個人創造,還會損害傳統工藝原本開放的交流和傳承體系。
  
  所以應盡快通過制定相關的法律,明確具有公有文化遺產屬性的傳統工藝,其知識產權不能歸屬為某個人或某個法人。作為知識產權的認定部門,應以更為審慎的態度受理傳統工藝相關知識產權的申報,并在審核過程中,更廣泛地征求相關行業意見,以避免公有遺產被個別人占有。
  
  保護傳統工藝從業者的獨創性,也應成為傳統工藝知識產權的另一重點。在市場需求更為多元和消費更替速度加快的今天,傳統工藝的從業者只有不斷改進技藝、拓展技藝應用范圍和豐富原有的文化符號,才能立于不敗之地。然而,當下傳統工藝行業內抄襲仿制之風嚴重,挫傷了一些藝人尤其是青年藝人的創新積極性。因此要建立有效的評估與激勵機制,加大對傳統工藝創新部分的知識產權保護。比如減免申報費用、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完善技藝創新和獨創作品的認定標準等,使從業者可以將更多的精力用于創作與創新。
  
  對公有文化遺產與個人創新的雙重保護將是今后傳統工藝相關知識產權制度建立完善的主導方向。
  
  信用制度要有針對性的保護獎勵舉措
  
  信用制度是行業標準和知識產權制度的支撐。
  
  當前傳統工藝的失信行為主要體現為:以機器生產產品冒充手工產品,或者以手工程度很低的產品冒充手工產品;以低質產品冒充高品質產品;以非天然原料產品冒充天然原料產品;一些小有名氣的藝人和企業,以他人(企業)的作品來冒充自己的作品。這些行為在一些行業和地區內已經成為見怪不怪的“潛規則”。而這些行為的實施者,很大部分并不是傳統技藝的傳承者,而只是其經營者。但誠信缺失蔓延所導致的市場混亂,卻對技藝傳承造成嚴重傷害。不加遏止,必將影響到文化精髓的傳承。
  
  今天的中國,誠信制度的建立對每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都十分迫切,傳統工藝亦不例外。這是因為傳統工藝更強調歷史積淀,良好聲譽往往是其贏得市場的生命線。而在整體衰微的背景下,傳統工藝所面臨的生存環境更為脆弱。如果信用缺失嚴重,其多年累積的聲譽就會毀于一旦,若想重振就會更加困難。
  
  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信用制度的建設,在普適性的制度之下,傳統工藝作為一種被給予特殊保護的行業,信用應成為經營者能否獲得各種優惠與獎勵的重要考量標準。一旦失信,取消各種榮譽稱號,收回相應的獎勵、補助資助資金和優惠政策;同時對誠信經營者給予更多的獎勵。此舉必將對不正之風起到糾治引導作用,使信用制度發揮更大的效力。
  
  以上三個制度很難在短期內一蹴而就,但其逐步建立與完善,必將對規范傳統工藝的生產和市場運營,起到深遠的推動作用,也對傳統工藝的可持續傳承起到引領作用。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