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浦東新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主辦的第20屆“江南之春”上海美術作品展在浦東展覽館開幕。
本屆展覽以“海派·傳承”為主題,共有50幅獲獎作品以及100幅入選作品展出,旨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倡導講品味、講格調、講責任。
展廳布局一目了然,直觀地向人們展示著這些畫作。作品包括中國畫、農民畫、傳統版畫、海派傳統民間民俗繪畫與手工藝等,雖各不相同,但都可以體會出作品中蘊藏的“海派·傳承”。
展覽中隨處可見上海地標性建筑(東方明珠、國家會展中心、石庫門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百姓家居日用品(老式電視機、自行車、暖水瓶、收音機等)、海派本土特色藝術(月份牌、竹刻等)等因素,展現了城市發展的時代步伐,充滿懷舊感。
在眾多畫作中有一副反映鄉村生活的作品顯得尤為突出,作者以鴨子、蚯蚓、農夫等素材,搭配艷麗的色彩,生動描繪出淳樸、美好的田間樂趣。據了解,該幅畫是此次活動的二等獎——張新英農民畫《鴨群吃蚯蚓》。今年89歲的張新英老人已經是第20次參加“江南之春”,近40年間每屆都不落下,并多次獲獎。
張新英獲獎作品丨《鴨群吃蚯蚓》
“江南之春”上海美術作品展是上海畫壇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老字號”美術雙年展。自1981年舉辦至今已成功舉辦了19屆。近40年中,“江南之春”為上海美術創作隊伍輸送了大量的人才。近年來,越來越多具有藝術院校學習背景的中青年作者參與進來,給畫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敖现骸辈粌H為上海的市民美術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許多作者也通過這個展覽提升了自身的專業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