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图片/性插影院/亚洲视频不卡/麻豆电影观看

要聞:探索智慧養老新路徑研討會在常州召開,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司長致辭

2019-4-23 17:02  |  來源:惠樂養老

  “做好智慧養老產業,高效解決養老問題”,4月21日,由人民日報海外網主辦、江蘇東方惠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協辦,“健康中國:探索智慧養老新路徑研討會”在江蘇省常州市舉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社會司司長歐曉理,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深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原所長張承惠,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劉韌,江蘇省老齡產業協會會長張建平,南京大學商學院案例中心主任史有春教授,江蘇省委研究室原副巡視員、江蘇省老年學學會副會長張偉新,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副會長孟凡莉,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高級輔助器具康復高級工程師、北京建筑大學養老建筑研究中心副主任羅椅民,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項目顧問、廣安門國際醫院 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崔永強,常州市民政局副局長楊鐵,常州市司法局副調研員宋春榮,人民日報海外網副總經理石景才,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弘孝康養產業工作委員會主任、東方惠樂董事長陶金海,中元國際上海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杜鵬等領導嘉賓出席本次會議。來自國家發改委、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中國投資協會,來自東方惠樂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骨干代表等百余位嘉賓出席了本次研討會。
  

  ▲健康中國:探索智慧養老新路徑研討會召開,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司長歐曉理致辭
  



  人民日報海外網副總經理石景才代表主辦方致辭,致辭中充分肯定本次會議的積極意義,并對目前中國老年事業發展的現狀做出深入剖析,他希望與會者能放大格局,為老年事業的發展獻計出力。同時要始終圍繞國家方針政策,圍繞社會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做好老年服務工作及宣傳工作,以科學創新為導向,夯實基礎,做好服務落實!
  


  東方惠樂董事長陶金海作為協辦方致辭,提出兩點體會:第一,要掌握創新+規范。不創新,沒有大前途,不規范,永遠不會長久;從事老齡產業的企業一定要有企業家堅持不懈的創新意識和承受誤解委屈的堅韌意志;同時也期望管理層同樣需要有緊跟時代步伐的創新管理意識,尤其是能夠包容創新、扶持創新。第二,養老服務是民生問題,一定是民政主導。老年健康一定是衛健委主導。再上升到老齡產業絕對是發改委整體部署規劃。突圍路徑要從頂層設計方向調整開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社會司司長歐曉理、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深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原所長張承惠、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劉韌分別致辭。
  

  ▲東方惠樂董事長陶金海致辭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深遠致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原所長張承惠致辭  

  
  
  ▲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劉韌致辭
  
  為把握趨勢,探討新時代下的銀發產業,以產業思維應對多元化的養老格局,會議期間,分別舉辦了兩場主題論壇。第一場主題論壇名為《破題新時代下的銀發經濟》,對話嘉賓分別是:江蘇省老齡產業協會會長張建平,江蘇省委研究室原副巡視員、江蘇省老年學學會副會長張偉新,南京大學商學院案例中心主任、教授史有春,東方惠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陶金海;第二場論壇主題為:《老齡化時代、社區養老服務適老化改造、養老全品類的產業鏈塑造》,對話嘉賓分別是: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副會長孟凡莉,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高級輔助器具康復高級工程師、 北京建筑大學養老建筑研究中心副主任羅椅民,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項目顧問、廣安門國際醫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崔永強,中元國際上海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杜鵬。
  

  ▲對話環節:破題新時代下的銀發經濟
  
  嘉賓們圍繞“破題新時代下的銀發經濟”各抒己見:江蘇省老齡產業協會會長張建平表示,通過政府政策的支持和社會的關注,如何把老人們的消費潛力挖掘出來,這是銀發經濟帶來的挑戰;江蘇省委原參事、江蘇省委研究室原副巡視員、江蘇省老年學學會副會長張偉新坦言,推進銀發經濟,首先應該規范老年人消費的理念,其次是要科學消費、理性消費和智慧消費,最后消費完成后要有總結和評估;南京大學商學院案例中心主任、教授史有春強調,銀發經濟新時代的特征,除了要關注中國的老齡人口的數量、比例,也要看到老年人的購買量和消費意愿;東方惠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陶金海說,企業除了提供大家都已經熟知常規化的優化服務,也要做更多的探索,調動老年人的消費積極性,改變他們的消費習慣。
  

  ▲對話環節:老齡化時代、社區養老服務適老化改造、養老全品類的產業鏈塑造
  
  接下來,嘉賓們圍繞“老齡化時代、社區養老服務適老化改造、養老全品類的產業鏈塑造”展開討論: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副會長孟凡莉強調,智慧養老首先應該關心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在健康管理服務的過程當中,不僅僅需要重視設備,更應該重視服務;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高級輔助器具康復高級工程師、北京建筑大學養老建筑研究中心副主任羅椅民認為,建立居家適老環境,給每個老年人一個安全的環境是中國養老發展的必然趨勢。發展適老輔具,發展適老功能家居,同樣需要智能適老環境這個平臺;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項目顧問、廣安門國際醫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崔永強總結,沒有醫養結合,就沒有老年人的安全感,在我國,醫養結合應該發揮中醫特色;中元國際上海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杜鵬回顧了自己在養老設計方面的經驗,指出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要從單一化走向復合化,承載老年活動、老年照料、康復、社區事務甚至社區的黨群服務等功能。
  
  兩場論壇深入探討老年產業和事業的發展,提出“智慧養老”,養老是核心、是‘皮’,智慧是‘毛’。也就是說,技術手段易得,關鍵是要通過技術把養老服務體系搭建和完善起來。以養老服務為中心,其目的應該是從服務端去方便老人。
  
  4月16 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中指出:為打通“堵點”,消除“痛點”,破除發展障礙,健全市場機制,持續完善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支持養老機構規模化、連鎖化發展。支持在養老服務領域著力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養老服務商標品牌。為了深度貫徹執行政府《推進老年服務發展》的意見精神,江蘇東方惠樂和中元國際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將攜手在常州啟動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百店連鎖項目建設,會議期間,“弘孝匯常州社區老年服務中心百店連鎖建設”啟動儀式同期舉行。
  


  據悉,中元國際是始建于1953年的大型國企,我國首批綜合設計甲級資質設計單位,名列亞洲建協中國大陸十大設計機構之一,被評為ENR“中國工程設計企業60強”,中元國際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同時也是上海建筑學會建筑專業委員會的主任單位,承接過大量省部級養老項目方案設計,是我國最權威的養老、醫療、康復建筑設計單位之一,民政部、上海市民政局康養建設標準制定單位。東方惠樂專注養老服務建設13年,已經在全國各地建有社區老年服務中心、養生度假基地、老年弘孝創客活動中心近百所;擁有各類服務、研發、運營團隊全職員工及退而不休的兼職弘孝助老服務員工超2000名。歷經十余年奮進,積極探索老齡產業發展模式,入選2015年江蘇省養老產業十大經典案例,2018年榮獲“國家名片提名獎、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民族品牌獎、改革開放40周年江蘇創新品牌獎、泰州市知名商標、泰州市優質產品、首屆泰州市優秀企業可協調發展獎”等榮譽稱號。
  
  為了進一步探索智慧養老服務,造福常州人民,助力常州養老服務體系的多元化發展,東方惠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元國際上海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將在常州聯手打造集居家、社區、機構養老功能于一體的智慧循環康養服務綜合體。包括建立一個床位300張左右的總部基地,以及面向整個常州地區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實現養老服務無縫化發展的“1+6+N+X”模式連鎖養老服務綜合體,即1個市級養老服務運營中心為引領,6個區級養老服務調度中心為支撐,N個街道級養老服務中心為基點,X個社區基層服務驛站為延伸,努力打造可復制、可持續發展的養老示范工程。
  


  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劉韌,常州市民政局副局長楊鐵,江蘇省老齡產業協會會長張建平,江蘇省委研究室原副巡視員、江蘇省老年學學會副會長張偉新,南京大學商學院案例中心主任、教授史有春,江蘇東方惠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陶金海,中元國際上海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杜鵬一起按亮啟動球。
  


  機遇和挑戰并存,偉業和使命同行。本次會議是一次凝心聚力、開拓奮進的大會,對于推進新經濟形勢下破除發展障礙,健全市場機制,圍繞國情民生創新做好老年事業、產業大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本次會議深入貫徹落實兩會精神,以國務院《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為指導,在國家政府領導和關懷下,相信全國的老年事業定會快速健康發展,建設最美夕陽紅!
  
  附:東方惠樂董事長陶金海致辭速記
  
  智慧養老新路徑:康養融合,創新+規范
  
  健康養老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并正在成為全球最有希望和前途的朝陽行業。到2020年,我國養老產業的市場空間將達7.7萬億元,到2030年有望實現22.3萬億元。養老產業市場巨大,投資風口已經到來。
  
  不懂政策,做養老產業就死路一條,但如果看懂政策后只照本宣科,也不會有好結果。所以必須在政策基礎上研究商業邏輯和規律。
  
  過去的養老產業有三大困難:土地難找、錢難找、人難找。而今又面臨三大現狀:以養老地產切入,自有資金建設,但沒有一家實現盈利;依托于政府政策,靠補貼運營機構,難以做大做強;賣保健品、忽悠老人很賺錢,但是不長久。上述三條路走不通,就衍生出新模式:醫養結合;目前養老國策是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讓社會力量成為養老事業的主角,最后實現的老有所養、老有所醫和老有所樂。但有一個字需要調整,那就是老有所“醫”最好變為老有所“健”。一字之差天壤之別,也誕生了全老齡產業鏈。
  
  老齡產業不等于養老產業,也不等于養老院,不等于養老服務業,也不等于大健康產業,而是涵蓋了上述所有,是一個龐大產業。在該產業背后,要想實現真正成功,必須匯聚多元力量,予以政策支持、喚醒兒女孝心、開發老人潛能,多元產業融合共同滿足老人的需求,實現共享經濟的建設,才能推動老年幸福指數提升。
  
  未來醫養結合產業方向究竟在哪里?一定要有創新,創新才有生命,創新不見得一定成功,但沒有創新絕對是不行的。在創新過程中依然強調規范才能可持續發展。只有將創新和規范相結合,才能把企業推向成長的高度。
  
  企業新經濟時代來臨之時,一切戰略制定更應跳出過去的競爭意識,以共生理念為支撐,以客戶需求為基礎,構建共生系統。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包括資金、人員和管理。
  
  養老發展既然是產業發展,就一定要構建價值閉環。第一個環節是有人敢于承擔責任,積極創業;第二個環節是創造客戶價值,通過各式各樣的創新服務、產品、理念、體驗等,形成客戶黏性;第三個環節是制造資本價值,一定要實現大數據構建,客戶數據、銷售數據、利潤數據、納稅數據,才能吸引人才和資本;第四個環節把企業價值放大,就是讓自己變得更規范,能夠進入資本市場。還要有互聯網思維,借助互聯網平臺構建大數據,實現絕對利潤增長,借助資本力量擴大市場。產業互聯網新經濟核心要素就是構建共享、讓客戶成為合伙人。
  
  做老齡產業,要善于發現痛點,聚焦老人的需求,基于互聯網的平臺,利用線上線下一體化來構建起一個能夠適合老人休閑、娛樂,還能參與工作的場景,讓他們開心參與,最后展現價值。我們就構建了這樣一個連接需求、供應端的產業孵化器,核心競爭優勢是構建起屬于自己的價值閉環,為自己整個傳統服務插上兩個翅膀:科技與資本。
  
  最后講兩點體會:第一,要掌握創新+規范。不創新,沒有大前途,不規范,永遠不會長久;從事老齡產業的企業一定要有企業家堅持不懈的創新意識和承受誤解委屈的堅韌意志;同時也期望管理層同樣需要有緊跟時代步伐的創新管理意識,尤其是能夠包容創新、扶持創新。第二,養老服務是民生問題,一定是民政主導。老年健康一定是衛健委主導。再上升到老齡產業絕對是發改委整體部署規劃。突圍路徑要從頂層設計方向調整開始。

責任編輯:黎指寒    沈彤
新聞熱線:021-61318509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