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图片/性插影院/亚洲视频不卡/麻豆电影观看

歐曉理:認清大趨勢 樹立新理念 把握大機遇

2019-4-23 16:38  |  來源:海外網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社會司司長歐曉理
  
  北京4月21日電 4月21日,由人民日報海外網主辦、江蘇東方惠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協辦,“健康中國:探索智慧養老新路徑研討會”在江蘇省常州市舉辦。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社會司司長歐曉理發表了《認清大趨勢 樹立新理念 把握大機遇》的致辭,從兩“大”一“新”的角度,闡述了三層思考。
  
  歐曉理指出,從我國老齡化情況來看,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多、老齡化速度快,未富先老、未備先老,人口老齡化是今后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在清醒認識人口老齡化的以上現狀形勢和風險挑戰的同時,還需要有冷靜思考和信心定力。
  
  首先,人口老齡化不是洪水猛獸,而是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產物,是不可逆轉的客觀發展趨勢,是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其次,我國具備很多有利因素,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應對人口老齡化。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有利條件,抓住戰略機遇期,做好先手謀劃,將人口老齡化的挑戰轉化為推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積極因素。
  
  歐曉理認為,健康中國不等于“醫療中國”。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良好的社會適應力三個層面;其次,健康養老不等于“醫療+醫藥十供養”。要樹立健康養老觀,致力于提高生命質量、生活質量,優化健康領域的資源配置,著力于培養大眾健康養老意識,將健康關口前移、加強健康養老管理、健康養老教育,開展健康養老干預,幫助延長健康壽命;第三,“老有所養”同時也可以“老當益壯、老有所為”。
  
  歐曉理說,養老、孝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該繼承和發揚,但也要與時俱進,不能只停留在贍養階段;再次,醫養結合關鍵是“和而不同”。養是基礎,醫是支撐,要避免以醫代養、有養無醫。重點是要建立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間的綠色通道,推廣社區老年健康管理和對居家養老的醫療服務支持,鼓勵養老機構內設小型診所,提高醫療機構老年病診斷、治療、康復等能力和水平等,積極發展護理型機構等。
  
  最后,歐曉理談到,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抓住養老大機遇,要堅持三個創新:一是堅持政策創新,健全應對人口老齡化制度體系。當前,發展改革委會同民政部、衛生健康委正在開展“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深入推動供給側降成本,探索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養老的新模式。下一步,還要不斷完善生育、就業、養老、社會保障健康支持、人力資源、社會環境、多方參與等方面的政策,形成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合力。二是堅持系統創新,全方位擴大為老服務供給。要基于全生命周期發展為老服務。積極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建立和完善包括使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在內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健全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充分發展、醫養有機結合的多層次生活照料體系。重點發展居家社區養老,加強城市養老院建設,提高普惠性養老床位供給。三是堅持科技創新,推動為老服務高質量發展。依托大數據“互聯網+”等現代手段提升養老服務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實現養老服務供需有效對接。與此同時,變粗放為精細,全面提高設計、研發、生產制造老年用品的能力,促進老年產品升級換代,保障養老產品安全可靠適用。

責任編輯:黎指寒    沈彤
新聞熱線:021-61318509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