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图片/性插影院/亚洲视频不卡/麻豆电影观看

上海武康大樓:從建筑地標變身“超級網紅”,秀出城市“軟實力”

2025-5-9 16:50

    上海的武康大樓——一座已有97年歷史的船型老建筑,是當下互聯網時代中國的“超級網紅”。端午假期,武康大樓再度登上上海乃至全國的熱門景點榜單。據統計,短短3天,武康大樓所在的衡復歷史風貌區竟迎來了42.4多萬名游客打卡!
  
  武康大樓,憑什么這么“紅”?論歷史,此樓矗立上海久矣;論出鏡率,它也常在各種影視劇中“露臉”。不過,單憑這些因素,武康大樓還只不過是一處美麗的建筑地標,無法嬗變為綜合性展示城市魅力的“超級網紅”。
  
  武康大樓始建于1924年,屹立在武康路、興國路、淮海路、天平路、余慶路口五街交匯處,由鄔達克設計,外形猶如一艘巨型航船。如果把享有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稱的上海比喻成厚重大書,武康大樓無疑是最精彩的書頁之一。
  
  但是,歷經近百年滄桑,武康大樓年久失修,周邊道路架空電線和各式立桿隨處可見,將天空分割成了數個多邊形,與歷史風貌區的人文底蘊著實不符。地處交通要道,想拍照的游客,只能趁紅燈間隙爭分奪秒……
  
  2018年1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召開加強城市管理精細化工作推進大會,隨之,武康大樓在2019年經歷了一次歷時四個多月的大修,當時負責修繕方案設計的上海建筑裝飾(集團)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中偉用“建筑考古”和“中藥調理”來形容這次挑戰性極大的修繕工程。
  
  這次大修確實很不簡單:既要修復老化的磚墻門窗,又要維護武康大樓原汁原味的“歷史氛圍”和美學價值;不僅要為武康大樓的“臉面”美容,還要清理它年久失修的“肚腸”管道,提升武康大樓里百余戶居民的生活舒適感、幸福獲得感……這意味著,歷史建筑修繕、舊住房改造和高空墜物整治要在工程中實現“三效合一”。
  
  “我們查閱了大量歷史照片,考證之后認為:武康大樓最輝煌的時期和狀態就是它剛建成時候的樣子。因此,我們做了一切努力讓它‘穿越’回百年之前。所有的修,都不露痕跡,為了讓它看起來像沒修一樣。”陳中偉說。
  
  修繕后的武康大樓,并未減少神秘滄桑的氣質,卻真正擁有了網絡時代萬物互聯的“網紅體質”。大樓“體內”安裝了如電燈開關大小的智能傳感器,可以對歷史建筑進行全天候、全時段、全覆蓋的智能化、精細化管理。
  
  與此同時,蜂擁而來打卡拍照的網民們發現,如同黑色“蜘蛛網”一般密布于武康大樓周圍的電線,全部被收拾干凈、埋入地下,大樓展現出舒朗的天際線。無論燦爛晴空下,或是迷離雨霧中,隨手拍攝的武康大樓都氣質超群、美成大片。
  
  更貼心的是,城市管理部門為了保護游客安全和方便拍攝,還將人行步道空間向外拓展了3.6米,為整個武康大樓的“最佳打卡點”增加了五百多平方米的人行流動空間。武康大樓一樓與周邊的業態也得到了改造,成為一個有顏值、能小憩、觀賞與服務兼備的休閑空間。
  
  2021年6月23日,游客在武康大樓對面的“最佳打卡點”拍照。(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兼顧“全景”和“特寫”、“軟硬兼施”“內外兼修”——這樣高水平的保護性修繕工程,確實“很上海”!
  
  修繕之后,武康大樓“大火特火”,成為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里的“超級網紅”。一言以蔽之:煥發新生的武康大樓是上海城市“繡花式”治理的縮影。換句話說:透過武康大樓,可以讀懂上海的軟實力。
  
  如今,武康大樓朝向街區凸出的那一條拱形弧線,既像一個華麗舞臺,又像一抹微笑曲線,正向全世界展示上海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化魅力與街區溫度。
  
  漫步武康大樓,人們可以在“國潮風”滿滿的店鋪里品嘗網紅雪糕,可以在懷舊感強烈的老麥咖啡館小坐,可以走進“元龍”音樂書店聽聽黑膠唱片,也可以在文藝范兒濃郁的大隱書局里讀書喝茶……中西合璧、亦古亦今、交融碰撞、精彩多元。
  
  提升城市軟實力,這正是近日召開的上海市委全會的主題。保護傳承“最上海”的歷史文脈,以珍愛之心、尊崇之心善待歷史遺存,探索傳統歷史文化更富創意的“打開方式”,努力使典籍中的上海、文物中的上海、遺跡中的上海在穿越時空中活態呈現……上海這座人文之城、人民之城將日益精彩。
  
  上海市文旅局局長方世忠說,今年6月上海文旅部門會同16個區組建了“建筑可閱讀”聯盟。“上海將以文旅融合發展支撐城市軟實力建設,并在此基礎上講好上海故事、中國故事”。
  
  今年10月,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藝術總監喻榮軍編劇的沉浸式戲劇《武康路十九號》即將首演。這將是國內首個以城市街區為舞臺的戲劇作品——觀眾戴上耳機,從武康大樓出發,沿著蜿蜒3公里的街道,在110分鐘里“經歷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烽火硝煙”,感受上海這座城市的英雄氣質、不變初心。
  
  “一條馬路、一座建筑的變遷折射出一座城市的過去和未來。武康大樓的故事,還在延續和生長。”喻榮軍說。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