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在路上……——郭杭建書畫篆刻作品展》應邀在中共中央黨校美育館開展。中共中央黨校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長何毅亭先生,副校長李季先生、謝春濤先生,中國美術學院原院長肖峰先生,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陳履生先生等中共中央黨校、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中國書協、中國美院、中央美院、中國國家畫院、中國人美、西泠印社等單位的領導、藝術家和特邀嘉賓逾百人參加了開幕式。
郭杭建先生為國家一級美術師、高級工藝美術師,曾分別就讀于“杭州工藝美術學校及浙江美術學院”。
郭杭建先生以其札實的傳統功力融合中西方的繪畫元素,創新求變,經多年努力和實踐以〝亂筆皴法〞創立了獨特的個人風格,我們看到,郭杭建先生筆下的舟船、房屋、山石、樹木等,將傳統的勾線造型融入了強烈的明暗光影,取舍之間不受成法所限,其作品“ 氣局宏大、意境高逸、古意盎然”。營造出了許多與時具進、具有時代氣息的新派文人畫作品
郭杭建先生除了以表現唐詩宋詞意境為主的題材範疇范疇之外,,從弘揚民族文化的角度出發,在"中國大運河申遺"之際,曾潛心于“中國大運河”題材的專題創作以致力于運河申遺的努力。
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名譽會長李鐵映同志長期支持、關心中國工藝美術事業的發展,應邀擔任《運河春秋》大型工藝文化項目總顧問,圖為《運河春秋》項目總顧問李鐵映同志為項目題字。
自古以來,杭州與大運河唇齒相依、血脈共存。為了盡可能準確的還原古運河的歷史風貌及興盛場景,始終圍繞著體現歷史文化遺存這一主線,注重運河地域性演繹、變遷的追憶和再現,在全方位、多視角、力求藝術創新的指導思想策動下,經以郭杭建先生為發起人的《運河春秋》項目主創人員集思廣義、多方論證,反復推敲后,由其主筆的《運河春秋長卷》方案漸趨成熟。該長卷的創新點在于;以民族傳統藝術的多視角表現手法,"大體量、大手筆、全方位"的展現中國大運河的"古往今來、詩詞文章、人物故事、民俗民生"
《運河風情圖長卷》局部項目總體設計圖第五稿作者:郭杭建
由郭杭建先生創作的《運河春秋長卷》以京杭大運河杭州段之"北星公園起至德勝壩止"為蘭本,即"運河春秋長卷"第四稿及湖墅八景等為主要內容。以及雖然己進行了深入發掘、考證、檢索,卻仍然希望盡量勉除對號入座式的評判異議等原因,"運河春秋長卷"總體設計圖僅選取了明未清初之間寬泛的時段范圍做為歷史背景依據。
郭杭建先生出身并成長于運河河畔,對這條承載著數千年民族文化的古老運河有著極為深刻的感悟,為了將運河文化打造成工藝美術精品,將“千里運河、春秋”濃縮展現在世人面前。
《運河風情圖長卷》局部項目總體設計圖第五稿作者;郭杭建
郭杭建先生廢寢忘食投入藝術創作,耗時多年、幾易其稿、終得一劍。
在二層展廳,總長達32米、占據了整個墻面的《運河春秋長卷》受到觀者們的一致好評。
由此,《運河春秋長卷》的創作得到了國內著名藝術家、海外華人藝術家、工藝美術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鼓勵和支持。
本次"在路上……"郭杭建書畫篆刻作品展得到了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 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以及董承良領導的總后二招配合團隊、朱士杰為首的鴻嘉拍賣、鵬賀文化策展團隊的鼎力配合,謹此鳴謝。
《運河風情圖長卷》局部項目總體設計圖第五稿作者;郭杭建
《運河風情圖長卷》局部項目總體設計圖第八稿作者;郭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