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图片/性插影院/亚洲视频不卡/麻豆电影观看

央視今晚播汶川十年紀錄片 展現川人災后頑強精神   

2018-5-12 11:51  |  來源:封面新聞

  央視有關人士向記者介紹,四川廣播電視臺精心拍攝的五集人物紀錄片《汶川十年·我們的故事》,可以說是精良制作。故事感人,畫面真實,在紀念5.12特大地震10周年之際向全國播出。
  
  據了解,央視紀錄片頻道播出的《汶川十年·我們的故事》,已經于5月6日提前在四川衛視首播,引起了強烈關注。央視記錄片頻道今晚播出《汶川十年·我們的故事》,將在全國產生更大影響。
  
  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四川電視臺在組織拍攝紀錄片拍攝期間,導演組分別前往北川、青川、映秀、什邡、漢旺、彭州、都江堰等地調研,通過大量走訪,用鏡頭真實記錄了五個災區人物的故事,在他們身上,都投射出四川人在經歷災難后的不屈和頑強,讓觀眾在他們的成長故事中獲得生命的感悟、生活的智慧和災難的啟示。
  
  這部5集紀錄片,將聚焦“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普通但又不平凡的個人和群體,展現四川人經歷災難后頑強不屈的精神。
  
  《汶川十年·我們的故事》 分為《尋找向日葵》、《代國宏》、《映秀母親》、《遷徙的家園》、《林興聰的全家福》五集。據總導演介紹,這部紀錄片籌備時間約有一年,一開始在策劃時就遇到了一個問題。感人且有力量的故事往往與巨大創痛相關,但經歷創痛的人又普遍不愿面對過去。加之十年間缺乏紀錄的空白,給影像展現變化帶來很大難度。在較短的拍攝周期內,要達到預期創作目標,呈現出歲月賦予人物成長的巨大力量,面臨著較大的創作挑戰。
  
  經過多方探討,導演組對整個紀錄片提出一個方向,即十年變化中,著重呈現人物鮮明的成長和獨特的感悟,提煉出變與不變的精神內核,挖掘出災難給人們帶來的啟示和生活智慧,展現四川人面對大災的堅韌和頑強。此后,導演組分別前往北川、青川、映秀、什邡、漢旺、彭州、都江堰等當年地震受災核心區調研,僅對人物的調研就耗時近兩個月。
  
  首期播出的《尋找向日葵》中,導演以心理專家王潔玉尋訪昔日傷殘少年的內心自述為結構。王潔玉是知名的醫學教育專家、青少年心理健康專家。地震發生后,王潔玉與丈夫趕赴地震災區,在病房中為幾十個地震兒童傷員組建了全國唯一一個“綠絲帶病房學校”。十年后,她很想知道那些孩子現在的生活情況,自己的心理干預對他們產生了怎樣的效果,以及自己埋藏在心底的一個愿望——在·512汶川地震十年的時候寫一本關于地震災后心理干預的書。
  
  本片以王潔玉寫書為線索,從她奔赴災區尋訪學生聯系方式,最終找到斷腿自救的小英雄黃思雨并進行交流為主線。過程中穿插“可樂男孩”薛梟、高位截癱十年的王林和十年來無償支持她的愛心人士程博士等支線人物。
  
  《映秀母親》記錄了映秀再生育母親陳秀蓉一家的日常生活,主人公一家在積極樂觀生活的同時,也努力修復著地震帶來的傷痕。《遷徙的家園》聚焦辭別故土、努力適應新家園的羌族村民等。《林心聰的全家福》則表現了一個地震后組合家庭敢于正視磨難,擁抱新生活的故事。
  
  附:央視播出的川臺紀錄片《汶川十年·我們的故事》故事簡介
  
  第一集《尋找向日葵》央視紀錄頻道5月10日22:00首播
  
  5·12地震發生后,衛生部震后心理輔導隊駐華西醫院兒童組專家王潔玉,與丈夫在病房中為幾十個因地震兒童傷員組建了全國唯一一個“綠絲帶病房學校”。十年后,她很想知道當初的那些孩子現在的生活情況,自己的心理干預對他們產生了怎么樣的效果,以及自己埋藏在心底的一個愿望——在5·12汶川地震十年的時候寫一本關于地震災后心理干預的書。
  
  第二集《代國宏》央視紀錄頻道5月11日22:00首播
  
  代國宏,28歲,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雙腿,震后一年鼓起勇氣進入游泳隊開始專業游泳訓練,克服重重困難,憑借一股子拼勁兒,代國宏在多項比賽中獲得獎牌。退役后,代國宏希望能發揮更大的自身價值,他開始學習生命教育課程,并結合自身的經歷和感悟開展講座,為更多受過地震傷害和生活中遇到困境的人輸送正能量。在此過程中,代國宏有個心愿,能夠再見當年的同學,但不知道該如何和他們見面,也不知道對方是否愿意和他見面。
  
  內心彷徨的代國宏在前幾年,遇到了妻子思妙,妻子給予了代國宏很多鼓勵,陪著他一起學習生命教育,陪著他外出講座,陪著他重新踏入地震遺址,慢慢地代國宏接受了當下的自己,開始和同學以及去世同學的父母聯系,他發現大家也很希望能夠再次聚在一起。臨近5·12,代國宏如愿參加了北川中學十年之約同學會,曾經的同學相聚,讓代國宏有了更多的感悟。
  
  第三集《映秀母親》央視紀錄頻道5月12日22:00首播
  
  今年42歲的陳秀蓉當年在5·12地震中失去了唯一的孩子,12歲的女兒。2010年她和丈夫又生下一個女兒,現在女兒8歲。面對撫養孩子的壓力,夫婦倆拿出所有的積蓄,準備和親戚在鎮上更好的位置開一家規模更大的客棧。然而,10年之后又是地震給一家人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九寨溝地震對旅游經濟的影響輻射到了映秀,因為這里是去九寨溝的必經線路之一,游客量大幅減少。在重重壓力下,一家人在對未來有些迷茫之中繼續籌備、裝修新的客棧。歷經千辛萬苦,新客棧終于開業。5·12地震十年,他們的心路經過了怎樣的歷程?又是怎樣的改變讓他們擁有何種心態來面對已知或者未知的未來?
  
  第四集《遷徙的家園》央視紀錄頻道5月13日22:00首播
  
  08年大地震使得汶川海拔2600多米的夕格羌寨破壞嚴重,經官方判定,已經不適宜人類居住。2009年,夕格羌寨全村249人走出高山深谷,整體遷徙到了成都邛崍南寶山。
  
  曾經幾乎與世隔絕的夕格羌人因為大地震,被動的與現代文明遭遇了。他們的生活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遠離曾經熟悉的生活、生產方式,他們又遭遇到了新的挑戰。首先是在異地他鄉如何解決生存問題?第二個問題是,如何保護被現代文明所沖擊的羌族民族文化?村長陳永順和釋比老人決心帶領族人找到解決的辦法。
  
  已經闊別家鄉十年的夕格羌人,將再一次回到深山里的家園,遷徙他們的文化與信仰,這又將是另一場格外艱辛的遷徙之旅。
  
  第五集《林興聰的全家福》央視紀錄頻道5月14日22:00首播
  
  2008年那場舉世矚目的大地震,震碎了無數的家庭。綿陽安州區的林興聰與李榮香兩人都是在地震中喪偶之人,由于命運的安排,他們走在了一起,共同養育雙方的3個子女和雙方的5個老人,組成了一個中國式大家庭。這對夫妻是地震之后組合家庭的代表,這些家庭的組合重建,是災后重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破碎的家庭合二為一,為他們注入了面對災難的勇氣,與面對未來的信心。
  
  結婚多年,林興聰夫婦依然把在地震中遇難的前妻和前夫的照片擺在床頭。十年過去了,林興聰希望自己可以放下,也希望妻子李榮香也能放下,于是他有一個心愿,與妻子李榮香補照一套婚紗照,他的心愿能實現嗎?帶著對逝去愛人的愛,他們又將如何共度余生。
  
  走過十年,他們身上究竟還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他們的生活到底又是怎樣的?這個組合家庭又能否經受住歲月的沖擊?我們進入到他們的生活之中,尋找答案。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