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图片/性插影院/亚洲视频不卡/麻豆电影观看

涪陵:加強文化遺跡保護 傳承地方優秀歷史文化

2018-4-14 14:19  |  作者:徐洋  |  來源:新浪中新網

  涪陵北巖點易園內點易洞遺跡 通訊員 王小波 攝

  點易園內黃庭堅(山谷)書法作品題刻 通訊員 王小波 攝

  點易園內主體工程完工的乾坤閣 通訊員 王小波 攝

  涪陵“涪州古城”效果圖(局部) 通訊員 王小波 攝

  3月16日6時訊日前,筆者在重慶涪陵城長江北岸北巖點易園景區看到,進行一年多封閉打造的涪州古城“易理文化朝圣區”點易園,整治改造工程(一期)主要古建筑修繕復建主體工程基本完成。至此,該區實施的已北巖易理文化為主的歷史遺跡保護,傳承地方優秀歷史文化的傳承保護工程得到扎實推進。
  涪陵江南城區長江北岸與涪陵白鶴梁水下博物館隔江相望的北巖,因北宋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程頤,貶謫于涪州期間曾在此點《易》,完成積平生學《易》而得的重要理學代表著作《伊川易傳》,為朱熹搜編《程氏遺書》集理學研究大成奠定了堅實基礎,于是便成為中國古代最重要哲學流派 “程朱理學”的發源地之一。
  在程頤用時所居北巖普凈禪院講學授徒的影響之下,涪陵北巖持續辦學數百年。其北巖書院曾一度成為我國南宋時的“四大書院”之一,為地方和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在四川乃至全國均有名氣的明清時期涪州進士群體,成為其中杰出人才的代表。而“ 科名雀起,人文蔚盛” 的涪州教育盛況更是影響深遠,北巖不愧為涪陵現代教育的淵源之地。
  程頤北巖的點易與講學,吸引無數文人大家的關注。歷代文人大家或到此拜訪交流研討,或前來探尋先賢足跡。他們的北巖之行,特別是留下的或以程頤及其點易、教學有關,或以經典文化研讀有關的詩文與題刻,不僅使北巖的文化得到積淀,豐厚了涪陵的文化底蘊,更使北巖與中國古代文學藝術,有著不可分割的歷史淵源。
  據介紹,涪陵在北巖規劃建設的涪州古城項目,包括 “易理文化朝圣區”、“濱江特色商業區”、“養生度假休閑區”等三部分。而規劃的易理文化朝圣區,占地面積240畝,主要規劃建筑有北巖書院、北巖寺、北山道院、伊川別院等。已經實施建設的一期工程(易理文化朝圣區)于2016年年底開工,工程占地面積60畝,建筑面積約1350平方米,園路約1.5千米,綠化為50畝,計劃投資7100萬。
  今天,當地結合涪州古城建設對涪陵北巖點易園打造,有利于引領人們去了解近千年來北巖的歷史文化與教育的基本狀況;領悟北巖所傳承的文化元素與文化精神,從而去感受古代涪州特有的“文風齊兩蜀,仙洞接三都”深厚的文化氛圍。不僅有利于突出具有特色的易理文化、保護北巖眾多的摩崖石刻,還為世人了解當地悠久的教育文化發揮積極的作用。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