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上海電視節影視節目交易市場是未來一年影視行業的風向標,那么白玉蘭電視論壇則是來給風向標定位的。2015年6月9日至11日,第21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電視論壇將關注電視行業前沿動態,把脈電視產業新格局。
每屆的白玉蘭電視論壇選題方向如何確定?“作為論壇的總體策劃方,我們希望讓大家能在每一場論壇中找到合適的人,合適的話題,討論出真正有質量的見解、前瞻的觀點,迸發出一些思辨的火花。”在電視節論壇負責人楊樂樂看來,策劃論壇就好像做一道菜,把合適的食材按照合適的比例分配,才能烹飪出不錯的味道。
本屆論壇將圍繞“一劇兩星”下的電視劇產業格局、火爆熒屏的綜藝節目、愈加受關注的紀錄片以及包括兒童影視在內的動畫產業四大類別展開深度探討,邀請了國內外媒體行業的領袖級人物為中國電視產業把脈、解析,共話未來電視產業發展新動向。
“都市劇”走俏,互聯網來襲
“都市劇一直是影視作品的寵兒”。放眼五月熒屏,《虎媽貓爸》《坐88路車回家》《下一站婚姻》等都市劇強勢來襲,再次證明了此定律絕非虛談。隨之而來的,是觀眾對于現實問題的思考,專家對于電視劇市場的分析,以及創作者對于內容創作的關注。本屆電視論壇,將由組委會與出品了《北京愛情故事》《辣媽正傳》《虎媽貓爸》等多部都市熱劇的新麗傳媒組織專業討論——“中外都市劇的生存之道”。新麗傳媒副總裁、資深制片人黃瀾,《媳婦的美好時代》導演劉江,《愛情公寓》編劇高遠,《離婚律師》導演楊文軍等業內人士都將參與討論,他們從現階段市場的現狀看到了明年上半年的走向——現實題材的都市劇會迎來一個高峰。在另一場題為“現象級大劇的未來走向”的論壇中,黃瀾也將攜《平凡的世界》導演毛衛寧、編劇溫豪杰等,結合時下熱門的原創與改編熱劇,分析“現象級”話題之作創作的成功模式,探討兩者在創作層面上互為借鑒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媒介融合、臺網互動、新政出臺,行業環境的快速變化使得媒體人必須不斷刷新自己的大腦,思考電視產業發展的新方向。對于電視劇產業的探討,本屆白玉蘭電視論壇除了繼續涉及傳統話題外,還將關注新媒體時代。“視頻網站破局:一劇兩星下電視劇新策略”論壇邀來中國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國家一級編劇王麗萍擔任主講,討論視頻網站的加入對傳統電視劇格局的改變。“顛覆與重生——‘互聯網+’媒體融合廣電高峰論壇”則邀請上海廣播電臺臺臺長、上海文廣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王建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副臺長王曉暉、湖南廣播電視臺臺長呂煥斌、廣東廣播電視臺臺長張惠建等,共同探討傳統廣電傳媒企業如何借力互聯網技術,加快實現融合發展、轉型升級。
綜藝節目的未來
近幾年,國內電視綜藝節目大量涌現,各大衛視推陳出新,開發各式綜藝節目爭奪收視,國內綜藝節目的制作水平也全面升級,可謂進入了“綜藝全盛時代”。
今年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的綜藝單元評獎,就試圖給這些已經得到觀眾廣泛認可、但還缺少專業獎項肯定的優秀節目一個展示與交流的舞臺,表彰制作精良、廣受歡迎、且具良好社會效應的綜藝節目,從而引導國內電視綜藝節目的發展趨勢,鼓勵從業者創作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綜藝節目。
白玉蘭電視論壇作為業界風向標,也將以前瞻性眼光,熱切關注綜藝節目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趨勢。題為“明天的綜藝節目”的論壇,將由浙江華策影視集團副總裁、華策愛奇藝影視公司總裁杜昉擔任主持,探討綜藝內容與互聯網的結合迸發出的新生態,包括傳統媒體與視頻媒體的對比分析,聚焦互聯網綜藝的思維方式與運作模式,通過具體案例討論互聯網綜藝節目的商業化市場未來。
動畫片、紀錄片的黃金時代
中國的動畫產業盡管一直在飛速發展,但仍缺乏成熟的產業支持和原創資源。上海的動畫產業作為中國動畫的發源地,也一直積極地在探尋本土發展,拓寬海外市場的可能。本次動畫論壇請到白玉蘭獎動畫單元的主席蒂姆·布魯克·亨特,與BONES社長南雅彥、《魁拔》導演王川兩位評委,圍繞動畫發展創新的主題,聚焦一些具有原創精神的新型國產動畫公司,通過對以往的經驗案例的分析與分享,集合海內外的操作經驗,探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根據自身產業的特點,來尋求最有效的創業模式。
論壇的紀錄片板塊則將繼續關注近年來的優秀中國紀錄片,盤點一年來國內熱門紀錄片,由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副學部長、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蘇六主持,邀請真實傳媒副總經理李濤等相關制作人、頻道負責人,從紀錄片創作、頻道編播、觀眾收視風向等角度探討大眾喜聞樂見的紀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