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力力,中國雜技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雜技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北京市雜技學校藝術教學總監、國家一級演員。從1995年至今的18年間,孫力力憑借不懈的努力和超群的藝術才華為中國雜技團培養出大批優秀雜技人才,有140余名演員在國內外雜技賽場獲得金獎,共奪得金牌50枚。她先后被評為中國雜技家協會首屆“德藝雙馨會員”、北京市先進工作者、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第二屆首都“巾幗十杰”。2004年榮獲中國雜技界最高榮譽中國雜技金菊獎“終身成就獎”,2005年8月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008年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此外,她還擔任第十屆、第十一屆北京市政協委員。
1950年,孫力力出生在哈爾濱的一個雜技世家,八歲開始登上雜技藝術舞臺。她以頂功見長,主演過《疊椅倒立》、《花盤》等諸多節目。1985年,孫力力由黑龍江省雜技團調入中國雜技團,事業邁上了新的臺階。1995年,時年45歲的孫力力仍然活躍在雜技舞臺,她主演的《蝶戀花——花盤》憑借出色的平衡和控制力,在轉碟同時連同搭檔完成上下雙人單手頂的高難技巧表演,一舉獲得第四屆全國雜技比賽最高獎“金獅獎”,其超長的藝術生命一時在雜技界傳為佳話。
剛從賽場載譽回京的孫力力突然接到一個讓她頗感意外的任務:到中國雜技團新創辦的北京市雜技學校抓教學、帶學員。團長的理由簡單而沉重:“中國雜技團自1950年成立以來,雖然拿過不少獎牌,但是沒有獲過‘金小丑’獎,作為國字號的中國雜技團,又怎能服眾?你的任務就是為團里培養后備力量,抓幾個金牌節目。”
新建的北京雜技學校設在亦莊的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當時的亦莊,到處是農田,學校周圍的野草有一人多高,生活訓練設施簡陋。新招來的60多個小學員,大的10歲,最小的只有8歲。帶著中雜幾代人的殷殷期望,孫力力走馬上任了,正規、嚴格的基礎訓練就這樣開始了??墒牵捎谟柧毱D苦以及對新生活的不適應,僅僅幾天,很多孩子就哭鼻子了,有的還哭鬧著要回家。從小練雜技,孫力力有著和孩子們同樣的經歷,也更懂得他們的心思。她親切地對孩子們說:“練雜技就是要練出超越常人的技藝,吃不得苦、經不得難,是搞不成藝術的。”漸漸地,孩子們的思想穩定了下來。
訓練之余,孫力力帶領孩子們走進劇場,觀看雜技演出??粗实谋硌荩⒆觽凅@呆了,也羨慕極了。她借機極富鼓動性地對孩子們高聲問道:“你們想上舞臺給觀眾表演么?”“想!”孩子們齊聲答道。“那你們就要艱苦訓練。吃了苦中苦,才會嘗到甜上甜。你們能堅持么?”“能!我們一定能挺住!”聽到孩子們稚嫩卻堅定的回答,孫力力禁不住抹起了眼淚。是啊,在她心中,他們早就是她形同己出的孩子了!
孫力力十分注重訓練的科學性。她根據孩子們的特長和興趣,因人施教,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往一個演員練一個節目要三四年,現在兩年就可以練好,而且一個人還可以練多節目。此外,她還把舞蹈、音樂、武術、戲劇等藝術教育融會到雜技教學過程中,還給孩子們開了化妝課。幾年下來,學員們綜合素質不斷提升,藝術表現力、鑒賞力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專業訓練時,演員們都怕看見孫力力,她一走進練功廳,那里的空氣似乎都要凝固了,因為她對每一個動作技巧的完成都有近乎嚴苛的要求。可是,走出練功廳,她體貼入微、如同慈母。孩子們也已把她當成了母親,親切地叫她“孫媽媽”!這些從小就離開父母在雜技團訓練的孩子一有什么事需要幫助,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她。聽到演員們這樣稱呼,孫力力笑著說:“我是看著他們從七八歲長到二三十歲,知道他們練雜技有多么辛苦,訓練上不能放松,生活上能幫他們就盡量多幫一些。孩子們的媽媽不在身邊,我不疼他們,誰疼他們?”
隨著學員們動作技巧的不斷成熟,抓金牌節目就成了孫力力的當務之急。憑著勇于吃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孫力力硬是為中國雜技團“摳”出了一個又一個新穎別致、頗有影響的節目。2003年初,中國雜技團的雜技《轉架軟鋼絲》一舉奪得第24屆法國明日國際雜技節少兒組第一名,并獲得雜技節最高獎--法蘭西共和國總統獎。這時候,在孫力力心底蘊藏已久的那把火也猛然燃燒起來了:向“金小丑”沖擊的時候到了!
摩納哥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由摩納哥大公雷尼埃三世于1974年創辦,是當今世界權威性最強、影響力最大的頂級雜技賽場。馬戲節的最高獎——“金小丑”獎是全世界雜技藝術家的終極夢想和追求,被譽為世界雜技的“奧斯卡”。2003年2月,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向中國雜技團發出了邀請函,邀請他們參加于次年1月舉辦的第28屆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
中國雜技團經過反復研究決定,由孫力力主抓參賽節目,這個節目正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頂碗》。而此次的“頂碗”也是沒有先例的,它就是《十三人頂碗》!此時距離比賽只有10個月!練了兩個多月之后,孫力力和團里的李根喜老師又設計了“偷梁換柱”這組動作。出生于雜技世家的李根喜退出舞臺后,一直從事教學和雜技動作的設計,是團里的一把好手?!巴盗簱Q柱”這組動作由拋接、交換、再拋接組成,集中了力量、時間差和遠距離等元素,達到了一波未平又起一波的效果。但其難度比“轎子拋接四節”還要大。時間又過去了三個月,這組動作也完成了。然而,此時的孫力力心情反而更為沉重了。她認為即便這樣,這個節目也沒有獲取“金小丑”獎的絕對把握,這個節目當前最大的缺陷是沒有高水準的藝術包裝和藝術處理。
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的評分中,技術分、藝術分各占10分。要想奪冠,就必須將雜技的動作技巧與藝術美感完美融合,使其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這對雜技的導演、編導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這個人必須懂得雜技,同時又精通舞蹈的編排。為此孫力力特地請來了解放軍總政歌舞團的團長,“金牌”編導張繼鋼,他所創作的一系列舞蹈作品在國內、國外多次獲過大獎。經過張繼鋼的精心編排,《十三人頂碗》的七組動作被融入到了時長8分鐘的舞蹈中。一個具有東方神秘色彩而又與世界審美價值相符合的雜技藝術作品就這樣被定格下來。
2003年12月底,信心滿懷的孫力力帶著《十三人頂碗》節目組來到第28屆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的賽場上。比賽中,演員們將一個個拋接、翻越、升騰、托舉和柔術等高難動作表演得淋漓盡致,很多動作完全超乎人們的想象,驚險得令人忘記了驚叫,變幻得令人目不暇接,新奇得令人瞠目結舌。觀眾在贊嘆驚險高難的雜技技巧的同時,又充分欣賞到了東方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無窮美感!最終,《十三人頂碗》如愿捧得“金小丑”,中國雜技團50多年的“金小丑”夢終于夢圓蒙特卡洛!在高擎獎杯的那一刻,孫力力情不自禁地流下熱淚。這座金燦燦、沉甸甸的獎杯,是演員們多少智慧、心血和汗水鑄就而成的啊,這些曾經的懵懂少年,一步步地攀登上雜技藝術的巔峰,摘取了這頂皇冠上的鉆石是何等的不易啊,怎能不叫她動容?
載譽歸來,孫力力沒有太久地沉醉,而是以更高的熱情、更大的干勁投入到雜技藝術新的探索之中。時隔一年,孫力力帶領創排的雜技《俏花旦--集體空竹》,以其濃郁的民族特色和精湛的技藝,在第6屆中國武漢國際雜技節獲得“黃鶴金獎”,隨后又在第26屆法國明日國際雜技節中再次榮獲最高獎“法蘭西共和國總統獎”。2007年在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上,《俏花旦--集體空竹》在億萬觀眾中引起巨大轟動,并一舉榮獲戲曲、曲藝及其他類節目一等獎。2007年9月,由孫力力創意、著名道具設計專家王建民設計、優秀青年導演何曉彬編導、北京市國際藝術學校3名小學員表演的雜技節目《探夢——蹦拐頂技》,又在第六屆莫斯科國際青少年馬戲比賽中榮獲金獎……
雜技主題晚會是雜技藝術一種重要的表現形式。從2005年開始,中國雜技團全力打造雜技主題晚會《一品一三絕》。晚會中的13個節目均在國際國內獲過大獎,90名演員中挑大梁的全是孫力力的學員。這臺晚會在秉承雜技“高難險”本體之上融入情景元素,使之如詩如畫、炫美絕倫,在國內外演出時深受觀眾的喜愛,成為中國雜技主題晚會的經典之作。
2013年1月21日,激動人心的消息再次從蒙特卡洛傳來,中國雜技團的《俏花旦——集體空竹》和《圣斗——地圈》兩個節目雙雙榮獲第37屆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最高獎——“金小丑”獎。手捧獎杯,孫力力此時不僅是激動,更多的是幾分從容和淡定,在她的心中,又已升起嶄新的愿望:希冀手下150多名學員盡快成長起來,讓他們在雜技百花園中爭奇斗艷,在國際賽場盡展英姿,為中國雜技團爭光,為中華民族爭光……
?。▏兰?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