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56%,有壯、漢、侗、苗、瑤、仫佬、回、水等8個世居民族,民風淳樸、風情獨特。在這里,壯族的歌,苗族的節,侗族的樓,瑤族的舞,驚艷了世界。為多角度深層次的展現柳州市各民族多彩的民俗風情、民俗文化,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向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獻禮,特舉辦民族團結杯柳州民俗文化攝影展,竭誠歡迎廣大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民俗工作者積極投稿參與。
一、組織機構:
主辦方:柳州市民族和宗教事務委員會
承辦方:柳州市攝影家協會
二、征稿時間: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15日(以收到作品為準)
三、征集主題:展示民族風情,弘揚民族文化。
四、征稿內容:
(一)民俗文化影像專題類:面向長期專注和拍攝柳州民俗文化、民族節慶等影像的攝影家,征集表現柳州市各民族民俗文化傳統、民俗風情、民族節慶等主題的民俗文化影像專題作品,表現內容要求健康積極向上。
(二)風情柳州類:全面征集柳州市五區五縣(城中區、魚峰區、柳北區、柳南區、三江縣、融水縣、融安縣、柳城縣、鹿寨縣)各民族的民俗風情、民俗文化等題材的民俗文化影像作品。
五、征稿入展數量及稿酬:
攝影展擬征稿入展5件民俗文化影像專題類作品和風情柳州類攝影作品83幅(組)。
(一)民俗文化影像專題類:征集入展5件民俗文化攝影專題系列作品,每件專題系列作品(每件專題由15-30幅作品組成)稿酬各5千元。
(二)風情柳州類:共征集入展83幅(組)攝影作品,包括:
金質收藏作品1幅(組),稿酬5千元;
銀質收藏作品2幅(組),每幅(組)稿酬各3千元;
銅質收藏作品5幅(組),每幅(組)稿酬各1.5千元;
優秀作品75幅(組),每幅(組)稿酬各500元。
其中,風情柳州類獲得銅質收藏作品以上的作者不得重復,獲得優秀作品的數量不受限制。
(以上稿酬均含稅)
影展主承辦方將邀請攝影界、民族學界、博物館的資深人士擔任評委,負責全部參展作品的評選工作,堅持獨立、公平、公正原則進行評選。
六、征稿細則:
1、柳州市內外攝影家、攝影工作者和愛好者、游客、市民均可投稿,投稿數量不限,拍攝時間不限。民俗文化影像專題類專題系列投稿作品,每件專題須由15-30幅作品組成;風情柳州類投稿作品單幅組照不限(組照限4-8幅,組照按一幅計)。
2.作品創作地點須取材于柳州市(含5區5縣)境內。經核實不在柳州市范圍內拍攝的,其資格將予直接取消。
3.彩色、黑白均可。所有投稿作品不可改變原始影像,投稿作品除構圖剪切外不得對原始畫面的影像內容進行增加或刪減。在后期制作中,對影調和色彩等視覺效果的調整須適度,以不違背拍攝對象客觀真實屬性為原則。彩色可以整體(不可局部)轉變為黑白或單色。
4. 作品評選入展后,主辦單位將統一調取作品的正式電子大圖數據文件和原始數據文件,用于展覽展播和畫冊制作(相機電子大圖Tif格式文件不低于30M,Jpg最高格式壓縮文件建議不低于5M,原始數據文件建議使用RAW格式進行拍攝;手機拍攝Jpg最高格式壓縮文件不低于3M)。作者請務必將數碼拍攝的數字文件(膠片拍攝的請掃描底片)在規定的時間內向主辦單位提交,逾期不提供者視為自動放棄入展資格。
5.對于入展作品,主承辦單位有權在著作權存續期內,以復制、發行、展覽、放映、信息網絡傳播等方式使用獲獎入選作品,并不再支付報酬。
6.作品須為作者原創,參展作品所涉及的第三方名譽權、肖像權、著作權等法律責任均由作者負責。對于足以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為,一經發現將立即取消參評資格。
7.本次活動不收參加費,不退稿。投稿作品在發送過程中損毀、滅失或遲到、未到的,相關損失及后果由投稿者自行承擔。
8.為保證公開公平公正,禁止本活動評委、主承辦單位的工作人員及其近親屬投稿,一經發現隨時取消一切資格。
9.本征稿啟事解釋權屬于主承辦單位。凡投稿者,即視為其已同意本征稿啟事之所有規定。
七、投稿須知
本次大展只接收電子照片形式投稿,投稿方式:
投稿作品統一為jpg格式,每幅單張作品的文件量不大于500K,長邊要求600—1200像素。
(一)民俗文化影像專題類投稿:將每個投稿的專題作品(15-30幅不等)放在同一個文件夾,文件夾以“專題+作品名稱+作者姓名+聯系電話+拍攝地點”命名。專題類作品應編排好序號,有總的專題影像文字簡述(500字以內),每幅照片應有相應簡要文字說明,可打在每幅照片的畫面下方空白處,文字部分僅限于說明畫面內容,不得出現作者名字和聯系方式;亦可將作品的文字敘述部分單獨用一個WORD文檔進行說明。每件作品需填寫【參展表】與作品同時壓縮打包后發送到投稿郵箱。
(二)風情柳州類投稿:單幅每幅作品電子文件名需統一為“作品名稱+作者姓名+聯系電話+拍攝地點”,組照限制為4-8幅,應放置在同一個文件夾,文件夾以“作品名稱(組照)+作者姓名+聯系電話+拍攝地點”命名。每幅照片可有相應簡要文字說明(1百字之內),可打在每幅照片的畫面下方空白處,文字部分僅限于說明畫面內容,不得出現作者名字和聯系方式;亦可將作品的文字敘述部分統一放在【參展表】的相應欄里。需填寫【參展表】與作品同時壓縮打包后發送到投稿郵箱。
(三)投稿郵箱:2869401538@qq.com。
柳州市攝影家協會聯系電話:覃士柱 18867015938
李家樹 13807829289
柳州市民族和宗教事務委員會
柳州市攝影家協會
2017年11月22日
附:柳州市民俗題材拍攝參考
三江侗族自治縣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類:
侗族剪紙:同樂鄉;
侗族農民畫:獨垌鄉獨垌村;
侗戲:獨垌鄉、八江鄉、林溪鄉、良口鄉;
侗族大歌:梅林鄉、富祿鄉、洋溪鄉
侗繡和銀飾:同樂鄉
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
二、節慶類:
1.正月初二初三 侗族傳統婚俗
正月初二婚宴,正月初三新娘回門。男方家親屬抬上全豬、酸肉、酸魚、酸鴨、糯米等傳統結婚禮物,走村串寨,送到女方家中。
地點:全縣范圍,重點是往林溪鎮程陽八寨一線。
2.趕賊節
舉辦時間:正月初一 主辦單位:獨峒鄉唐朝村村委 活動內容:獨特的傳統避邪節---“趕賊節”活動,咨詢電話:13481999370(楊)、13237822377(吳)
3.老堡鄉老巴村坡會節
時間:正月十三 會友、“月也”(侗族“月也”,意為集體游鄉做客,是侗鄉的一種社交習俗),賽蘆笙,
4.梅林“大歌節”
時間:農歷二月二 地點:梅林鄉 民俗介紹:梅林鄉是中國民間藝術“大歌”之鄉,梅林鄉的“二月二”是民間傳統的盛大節日,始于清朝乾隆丙辰年(公元1738年),至今已有272年的歷史。這一天來自十里八鄉的侗族群眾身著民族盛裝聚集到榕江河邊的梅林村舉行蘆笙和龍舟比賽,演唱侗族大歌,搶花炮、抬官人、放木排等民間活動。
5.和里三王宮廟會
時間:農歷2月初五(和里三王宮) 地點:良口鄉和里村。
民俗介紹:每年農歷二月初五,三江侗族自治縣良口鄉和里村都會在三王宮舉辦廟會活動,該活動已成為傳承“夜郞文化”最為有效的載體之一。當天侗族同胞祭拜廟神儀式、抬神像游行、跳多耶舞、演侗戲等獨具少數民族風情的活動。
6.富祿“花炮節”
時間:農歷三月三 地點:富祿苗族鄉
民俗介紹:花炮節也稱搶花炮,又稱“炮王會期”,是當地侗族群眾最盛大的活動,已有數百年歷史,于2008年入選第二批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7.歸夯坡會節 時間:農歷三月十五 地點:同樂鄉歸夯村
8.林溪土王節 時間:新歷的4月中旬 地點:林溪村科馬界
活動內容:1.迎賓活動 2.各項文藝、蘆笙表演活動 3.民間文化體驗活動 4.稻田混水摸魚燒烤活動 5.農產品展銷活動 6.民族團結百家宴活動 7.文藝聯歡晚會
9.林溪高友(韭菜節) 時間:谷雨前后,一般都是在谷雨那幾天舉辦的。 地點:林溪鎮高友村
民俗介紹:按照侗族的傳統習慣,每到谷雨節,家家戶戶都少不了打油茶,而韭菜是油茶的主要佐料之一。在高友村,谷雨節被譽為“韭菜節”,該村因出產的韭菜鮮嫩可口,味道獨特,百吃不厭,在百里侗鄉聲名遠播。每年的“韭菜節”開展“多鍵”比賽、“韭菜擂臺賽”、“百人紡紗”、“摸魚”、“多耶踩堂”、“百家宴”、講“款”、侗族大歌、侗戲表演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娛活動,大量的客人到來,韭菜交易紅火。
10.農歷四月初八(同樂敬牛節) 地點:同樂鄉同樂街
民俗介紹: 敬牛活動在三江同樂苗族鄉有200多牛的歷史。活動當天,除了隆重的“敬牛”活動,同樂還舉行獨特的少數民族趕坡會。
11.獨峒鄉平流村傳統“斗牛節”
時間:農歷八月十六(獨峒鄉平流村)
民俗介紹:農歷“八月十六”是平流村一年一度的,八月十六早上,毗鄰的貴州、湖南以及融安、柳州等地商客和“斗牛”愛好者聚集在這里。
融水苗族自治縣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類:
苗繡和臘染:香粉鄉雨卜村;
苗族拉鼓:桿洞鄉
彩調劇:和睦鎮山麻村及縣城;
苗族竹刻制作:滾貝鄉吉羊村;
二、節慶類:
(一)、打同年
“打同年”是苗族流傳數百年的大型民族傳統聯誼活動,大多在農歷正月期間舉行,雙方互稱“同年”(即朋友之意)。后來逐漸演化為苗、瑤、侗等少數民族村寨之間聯歡的活動,現在已發展成增進各族群眾團結和諧共處的一種交流活動。
融水苗族自治縣的苗族傳統民俗“打同年”,當地俗稱“打老庚”,意為交朋友、結兄弟、走親戚。“打同年”是融水苗族村寨的一種民俗,即友好村寨之間的拜年聯歡活動。雙方約定,一方向對方發出邀請,另一方則每家派出代表組成“打同年”隊伍,由族老帶隊,吹著蘆笙到主方村寨拜年。
(二)、融水正月坡會
融水苗族自治縣民族風情濃郁,節慶活動較多,坡會豐富多彩,被稱之為“百節之鄉”,并于2006年被正式列入“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正月初三整英坡會:
地點:大年街邊大年河一處名叫“整英”的河壩上。
主辦寨:中寨、高僚、扣寨、古樓、下寨。
協辦寨:及格、及林、高馬、林浪、木業、歸河、林姑。
活動項目:入場儀式、賽蘆笙、斗鳥、斗雞、舞龍獅、扮演唐僧師徒、文藝演出等。
正月初四嘎直坡會:
地點:四榮鄉榮塘村河邊寨底,苗族地名叫“嘎直”的田垌里。
主辦寨:翁牛、高王。
協辦寨:河邊、甲達、甲昂、榮地。
活動項目:吹蘆笙踩堂、賽蘆笙、斗馬、斗雞、苗歌對唱等。
正月初五平卯坡會:
地點:拱洞鄉平卯寨邊河壩上
主辦寨:平卯、堯龍。
協辦寨:廣雄、廣校、高亮、培竹、甲級。
活動項目:吹蘆笙踩堂、賽蘆笙、苗歌對唱、“多耶”、斗鳥等。
正月初六沛松坡會
地點:安太鄉培地村外約1公里處的山坳,苗語名叫“沛松”的地方。
主辦寨:培地、良地、上學、培高、新寨。
協辦寨:寨懷、大寨、培科、三河。
活動項目:蘆笙踩堂、斗鳥、斗牛等
正月初七拱洞坡會
地點:拱洞鄉拱洞街對面河壩,苗語叫“引魯”的地方。
主辦寨:高武、上寨。
協辦寨:培基、下寨、高文、平卯、龍培、振民。
活動項目:彩堂、賽蘆笙、斗鳥、斗雞、籃球賽、苗歌侗歌演唱會
正月初八能邦坡會
地點:良寨鄉培洞村老寨底的河灘上,苗語稱為“能邦”的地方。
主辦寨:培洞、老寨、堯信、甲調。
活動項目:蘆笙踩堂、賽蘆笙、斗鳥、苗歌對唱等。
正月初九烏勇芒哥坡會
地點:安陲鄉烏勇寨蘆笙坪
主辦寨:烏勇,苗語稱為“烏勇”
協辦寨:烏吉、烏翁、吉曼(苗語:隆吉)、六秀(苗語:勇術)、大田、九同(苗語:穎同)。
活動項目:跳芒哥、吹蘆笙、踩堂、苗歌對唱,斗鳥,斗馬等。
正月初十整依直坡會
地點:紅水鄉良雙村邊河壩上
主辦寨:洞寨、舊寨、牛塘、良列、坳寨、整調。
協辦寨:良隴、良友、芝東、芝了、紅水。
活動項目:吹笙踩堂、賽蘆笙、打同年、斗雞、演芒哥、苗歌對唱。
正月十一整堆坡會
地點:安太鄉元寶村整朵寨邊一處苗語叫“整堆”的地方
主辦寨:元寶寨
協辦寨:整堆、整朵、小桑、青山、培秀、白竹、知桶。
活動項目:蘆笙踩堂、賽蘆笙、斗雞、賽馬、斗鳥、苗歌對唱等。
正月十二百鳥衣坡會
地點:桿洞鄉政府所在地的桿洞街邊大田垌中
主辦寨:桿洞村
協辦寨:高顯、堯告、花雅、錦洞、白秀、黨州、小河、高培、高強、歸江、中講。
活動項目:吹蘆笙、賽蘆笙、斗牛、斗雞、文藝演出等。
正月十三安太坡會
地點:距安太鄉政府0.5公里,培科屯與寨懷屯交界處,苗語叫“整歐”的田垌里。
主辦寨:林洞、寨懷村
協辦寨:洞安、上坎、培地、上學、堯良、元寶等。
活動項目:蘆笙踩堂、蘆笙比賽、斗馬、賽馬、斗鳥、斗雞、苗歌侗歌對唱、文藝表演、球賽等。
正月十四更喔坡會
地點:白云鄉邦陽村上邦寨一處名為“更喔”的田垌里
主辦寨:上邦寨
協辦寨:下邦、楓木、榮茂。
活動項目:耍“精令”、吹蘆笙、賽笙、斗鳥、唱苗歌、文藝晚會。
正月十六古龍坡會
地點:香粉鄉政府所在地古龍寨邊的坡坪上
主辦寨:大盤、卜令。
協辦寨:雨梅、寨勞、中寨、毛坪、乾如、都景、香粉、金蘭、和平、新平、大方。
活動項目:吹笙踩堂、賽蘆笙、斗馬、賽馬、舞獅、舞龍、斗鳥、球賽、文藝演出。
正月十七芒哥坡會
地點:距安陲鄉政府所在地江門街0.5公里一處稱為金竹溝的地方
主辦寨:江門村
協辦寨:吉曼、烏勇、烏吉、六秀、巖腳、三寸、九同、曹口。
活動項目:蘆笙踩堂、斗馬、斗鳥、賽馬、舞獅、對唱山歌
(三)、鬧魚節
農歷六月中旬或戌日,是紅水鄉良雙村苗族的鬧魚節
(四)、洞頭“二月二”花炮節
活動地點設在洞頭村河灘兩岸沙坪上。花炮節連續三天,內容豐富多彩。搶花炮,舞獅表演,蘆笙、卡羅舞表演,斗馬、斗鳥以及賽馬,唱侗戲,演苗戲、彩調,跳舞,對歌。
融安縣
賽龍舟: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節,融江;
融安山歌:長安鎮、大將;板欖、大坡、雅瑤等地;
彩調、桂劇、文場:長安鎮 ;
玩牌燈:長安鎮;
節慶類:
大將龍妙街坡會,農歷二月十六;板欖街坡會,農歷三月三;雅瑤街坡會,農歷三月十五;雅瑤黃金街坡會,農歷三月二十四;
過年舞龍:大年初一開始,長安鎮、大將龍妙街一帶;
芒蒿節:每年正月初九,融安長安鎮大袍苗寨。在融安長安鎮的大袍苗寨里,吹蘆笙、跳踩堂、祝酒歌,芒蒿神靈與人共舞。
農歷六月六“鬧魚節”,融安縣長安鎮安寧村大袍屯苗族村寨舉行六月六“鬧魚節”活動,當地苗族群眾和壯族、侗族等民族同胞一起吹奏蘆笙,,在水中抓魚,慶祝豐收。
“三月三”壯族歌會:雅瑤鄉西古坡屯
柳城縣:
臺閣:大埔
柳城彩調、桂劇、文場:全縣各鎮,以大埔鎮為主
柳城云片糕制作:鳳山鎮
社節:古砦仫佬族鄉,每年的春分和秋分前后2天左右。
開山寺廟會:鳳山鎮開山寺,每年春農歷2月初8;
鹿寨縣
京劇:縣城;
斗雞、斗鳥:分春、秋兩季進行。地點:會館、甘王廟前、盤古廟等
“搶花炮”:江口土主廟搶花炮賽會,正月初十一。甘王廟會,農歷四月十二;
甘王廟會:鹿寨鎮,農歷四月十二;
柳江區:
壯族師公舞:柳州區境內;
客家車馬燈舞:柳江區進德客家人地區;
百朋草編、竹編:百朋鎮;
洛滿觀音寺廟會:洛滿鎮,每月初一和十五;
客家元宵“上燈”:進德鎮基隆村客家人上燈時間為正月十三,沙子、黃嶺、三千村為正月十四
柳南區:
高沙貓獅和鑼鼓:柳南區西鵝鄉西鵝村高沙屯
柳北區、城中區、魚峰區:
桂劇、彩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