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日本最大化妝品公司資生堂宣布,對旗下3款防曬產品緊急召回,原因是部分原料在運輸中出現問題,導致產品里有沉淀物,使用時皮膚有異樣感。
此次召回對象為去年12月到今年3月期間,在日本大阪工廠生產的“安耐曬藥用美白精華”等三種產品。本次召回的相關產品在中國市場也有不錯的銷量。
2016年資生堂在中國的銷售額約合人民幣73.3億元,占到資生堂海外銷售額的28%。為此今年資生堂加緊布局中國市場:通過設立專賣店、投放主力產品重新構筑銷售網;還將生產基地遷回日本國內,以日本制造為賣點吸引消費者。 此次是資生堂產品進入流通領域后才實施的召回,顯露了其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的同時,未能確保產品質量的短板。
7月21日資生堂剛剛宣布因原料氧化導致香味有所變化,召回23款沐浴露。雖然資生堂表示,產品的安全性和功能沒有問題,然而一周之內兩度陷入召回門,對品牌形象造成的傷害不可小視。
鑒于日本國內化妝品市場萎縮,廠商利潤空間有限,近年日本化妝品出口發展迅猛。2016年出口額達到276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68億多元),這是自1985年有統計數據以來出口額首次超過了進口額。訪日游客是拉動出口的一大主力。
據日本觀光廳統計,7成中國游客會在日本購買化妝品,約5成游客回國后還會通過電商平臺繼續購買。為此資生堂等廠商紛紛強化線上銷售,通過電商覆蓋獲取旺盛的海外需求。考慮到消費者網購時無法切實接觸到商品,如何守住高品質的這塊招牌,成為日系化妝品廠商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