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图片/性插影院/亚洲视频不卡/麻豆电影观看

百件非遺文化精品首次亮相南寧 呈現絲綢之路文化

2017-5-15 11:07  |  作者:明明  |  來源:南寧新聞網


  歲月流逝,滄桑更替,悠遠的古道孕育出璀璨的文明碩果。5月18日至7月17日,由南寧市博物館和民族文物宮博物館聯合主辦的“文化記憶——中國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將首次在南寧展出,共展出146套270余件代表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品。

  帶著對絲綢之路的向往,記者昨日提前探訪了正在布展的展廳。此時民族文物宮博物館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忙碌著,13個從北京運達南寧的展品箱陸續被打開,一件件精美的展品令人目不暇接。

  在公元前2世紀,西漢張騫從長安城啟程出使西域,橫貫東西、連接歐亞的絲綢之路開通。漢朝以后,絲綢之路內涵的不斷拓展,形成了以沙漠、草原、海上干線為主的網狀交通系統,并在唐代達到鼎盛。

  作為當時世界上東西方之間最重要的文化通道,絲綢之路實現了多民族、多宗教、多地域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并因此促進孕育了極為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這些非物質文化,浸透著不同民族的審美意識和厚重情感,更是一個民族珍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記憶。

  “文化記憶——中國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將于5月18日正式開展,屆時將通過146套270余件展品,集中展示陜西、河南、山西、寧夏、青海、甘肅、新疆、內蒙古、四川、重慶、云南、廣西、西藏等中國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多層面呈現絲綢之路多彩燦爛的文化。

  精美展品搶先看

  西藏清代“七珍八寶”銀鍍金曼達

  西藏,在歷史上長期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唐代起,西藏就通過唐蕃古道及青藏、川藏、滇藏茶馬古道等古商道、驛道等與北方和南方兩條絲綢之路相連接。西藏不僅是絲綢之路的途經地,也是連接絲綢之路主干道和南亞次大陸的橋梁。

  目前,西藏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89項。這件清代“七珍八寶”銀鍍金曼達是藏傳佛教供器,曼達盤上有七珍八寶,代表著世間一切珍寶。金銀器是西藏日喀則傳統的工藝品,主要包括裝飾品和生活用品。當地的扎西吉彩金銀鍛銅技藝于2011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習基地。

  內蒙古清代嵌琺瑯銅飾包鯊魚皮馬鞍

  如今的內蒙古,曾是古時草原絲綢之路東段最為重要的起點。草原絲綢之路是蒙古高原溝通歐亞大陸的商貿大通道,特別是在元代的交通呈空前之勢,為草原絲綢之路開辟了最為鼎盛的時期。

  目前,內蒙古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82項。這件鯊魚皮馬鞍制作精湛,選材珍貴,寓意著幸福安康,是新中國成立初期蒙古族代表敬獻給中央領導人的禮品,而蒙古族馬具制作技藝更是伴隨著“馬背民族”自遠古一直延續至今。(記者陳蕾/文賴有光/圖)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