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图片/性插影院/亚洲视频不卡/麻豆电影观看

王依群 | 紅色文化的上海張力:《上海退役軍人志》編纂的重要意義

2025-7-31 17:45  |  來源:方志上海

  在黃浦江畔,這座承載著黨的誕生記憶與革命火種的城市,《上海退役軍人志》編纂工作正式啟動,猶如奏響一曲激蕩人心的紅色樂章,不僅勾勒出退役軍人的奮斗圖譜,更以厚重的歷史筆觸,延展著紅色文化的時代張力。
  
  編纂《上海退役軍人志》,是對歷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對未來的莊嚴承諾。它以紅色文化為紐帶,串聯起城市記憶、個體奉獻與時代使命,不僅將為上海留下一部永不褪色的精神史詩,更將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持續釋放紅色文化的磅礴張力,激勵著這座城市與全體人民奮勇前行。

  
  一、時代召喚下的使命擔當
  
  上海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中國革命的紅色源頭,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工人運動浪潮,到解放戰爭時期的城市解放斗爭;從新中國成立后的艱苦創業,到改革開放后的經濟騰飛,無數退役軍人在這片熱土上書寫了波瀾壯闊的奮斗篇章。然而,隨著歲月流逝,許多珍貴的歷史細節與個人事跡面臨散佚風險,系統梳理、搶救性記錄退役軍人歷史迫在眉睫。2022年國家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聯合印發《退役軍人名錄和事跡載入地方志實施辦法(試行)》,上海市積極響應,謀劃編纂獨立成卷志書——《上海退役軍人志》。上海是第一個啟動編纂專門退役軍人志的城市,這是“0到1”的突破,是一次創新之舉。通過記錄退役軍人的貢獻,我們可以更好地弘揚時代主旋律,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上海退役軍人志》的啟動,旨在通過權威、全面、系統的文獻編纂,構建一部立體呈現上海退役軍人發展脈絡的“活歷史”。其核心目標不僅是留存歷史檔案,更是要挖掘退役軍人身上蘊含的紅色精神密碼,為傳承紅色基因、增強城市文化自信注入強勁動力,同時也為新時代退役軍人工作提供歷史鏡鑒與實踐指引。
  
  二、匠心擘畫編纂藍圖
  
  編纂工作將遵循“廣征、精編、嚴審”的原則,分階段、分層次有序推進。整個編纂過程可劃分為前期準備研究、中期啟動實施、后期評審收官三個階段,各階段有重點、按層次穩步施行。《上海退役軍人志》的編纂單位被列為第三輪市志的試點單位,成立編纂委員會,下設協調、編纂兩個小組,組建以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為主,聯合上海警備區、市方志、市民政、市人社等部門的組織機構,聘請上海市地方史志學會為編纂專業團隊,加強對編纂工作的動態管理和專業指導。前期組織專家調研初擬了《上海退役軍人志》框架篇目大綱、入志標準及相關工作方案;中期抓好資料收集,推動試點單位和重點篇章的編纂工作;后期通過多輪專家評審與社會意見征集,打磨出兼具學術價值與可讀性的精品志書。此外,編纂工作擬將適應科技發展形勢,突破傳統志書的呈現樣式,在配套開發數字展館、短視頻故事集等融媒體產品方面有新呈現,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讓歷史走出故紙堆,實現紅色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三、有效應對編纂工作的復雜性
  
  《上海退役軍人志》的編纂面臨多方面挑戰:其一,時間跨度大。此志斷限上限為1949年,而我軍建軍為1927年,實際編纂中是百年間的歷史脈絡。不同時期政策變化、人員流動與事件交織,資料梳理整合難度極高;其二,涉及領域廣。退役軍人在軍事、經濟、文化、社會建設等多領域的貢獻需統籌呈現,如何平衡內容的廣度與深度考驗編纂智慧;其三,個體記憶碎片化。部分歷史親歷者年事已高,其口述內容需與檔案文獻交叉印證,確保史實準確性。上海有過二輪修志,退役軍人相關資料都散落在各個行業部門(民政、人社等)的志書里,而入部門志的退役軍人相關內容不多。資料收集是編好志書的關鍵。為應對這些挑戰,編纂團隊邀請專家組成顧問團,從專業視角解決疑難問題,確保志書權威性與可信度。
  
  四、紅色文化的深度賦能
  
  退役軍人是紅色文化最鮮活的載體,而《上海退役軍人志》則是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紐帶。書中記錄的每一位英雄、每一段故事,都是上海紅色文化譜系的重要拼圖。從早期革命烈士為理想獻身的壯舉,到和平年代退役軍人扎根基層、創新創業的擔當,志書以個體敘事映照時代精神,將抽象的紅色文化具象化為可觸摸、可感知的精神力量。通過志書的編纂與傳播,紅色文化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歷史符號,而是融入市民生活、激發情感共鳴的精神燈塔,進一步增強上海作為紅色文化高地的影響力與輻射力。
  
  五、多維價值共振:服務國家戰略與社會發展
  
  (一)厚植尊崇氛圍,凝聚社會共識。上海有近60萬退役軍人,把符合條件的退役軍人名錄和事跡載入志書,是構建退役軍人榮譽激勵體系的一部分,有利于激發軍人、退役軍人的榮譽感、責任感、自豪感。同時,志書通過全景式展現退役軍人的奉獻與犧牲,將有力推動全社會形成尊崇軍人職業、關愛退役軍人的良好風尚。書中記載的英雄事跡與平凡堅守,將成為引導公眾樹立正確價值觀的生動教材,讓尊崇軍人、尊重歷史成為社會主流意識。
  
  (二)筑牢國防根基,深化全民教育。70多年來,上海退役軍人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的奮斗歷程堪稱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他們的革命故事、戰斗經歷與國防建設成就,是開展全民國防教育的優質資源。我們注重以多種形式開發利用這些珍貴史料,目前,正積極推進“老兵”系列叢書的編纂工作,第一本《上海解放中的老兵》已完成初稿,將于今年“八一”建軍節期間印刷出版;接著,擬將策劃抗美援朝中的上海老兵、創業創新中的上海老兵等。后年是建軍百年,我們將獻上上海老兵系列叢書這份厚禮。還將通過組織志書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活動,結合紅色研學、主題展覽等形式,有效激發全民愛國情懷,強化國防觀念,為實現強國強軍凝聚磅礴力量。
  
  (三)創新工作模式,推動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讓編修過程成為熟悉退役軍人歷史的學習、思考過程,以編促學,使編修與工作相互促進,既有利于提高編修質量,又有利于促進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志書系統梳理退役軍人工作的歷史經驗與現實挑戰,為新時代退役軍人事務提供決策參考。通過總結不同時期在安置保障、權益維護、就業創業等方面的實踐探索,能夠為完善政策體系、優化服務模式提供歷史智慧。
  
  (四)激活紅色資源,賦能城市發展。上海豐富的紅色資源與退役軍人故事深度融合,將催生出新的文化IP。志書內容可轉化為紅色旅游線路、文藝創作素材與文創產品,助力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紅色文化品牌,推動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動能。
  
  (五)捍衛歷史真相,抵御錯誤思潮。在歷史虛無主義時有抬頭的當下,《上海退役軍人志》以確鑿史實為武器,還原歷史本貌,駁斥錯誤言論。志書通過講述真實的英雄事跡與奮斗歷程,引導公眾樹立正確歷史觀,守護紅色記憶,捍衛國家歷史尊嚴。
  
  
責任編輯:楊博         沈彤
新聞熱線:021-61318509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