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图片/性插影院/亚洲视频不卡/麻豆电影观看

《地上的云朵》:在“畫中”生活勞動的新疆人家

2025-5-6 11:02  |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繼迷你劇《我的阿勒泰》熱播引熱議之后,又一部新疆題材紀錄電影《地上的云朵》近日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進行展映,再次讓觀眾領略到新疆的自然風光和當地干部群眾的真誠與熱情。如果說前者借助青年作家李文秀的“外在主觀視角”,將大美新疆呈現為現代人的“詩與遠方”的話,那么后者則是用一種“內在客觀視角”,試圖記錄普通家庭的生活勞動日常。兩部作品共同構成了對新疆的立體敘述,也構成了“今日新疆”的時代表達。
  
  《地上的云朵》選取了新疆南部阿瓦提縣兩個家庭作為記錄對象:六口人的維吾爾族艾爾肯一家和三口人的漢族趙強一家都是當地的普通棉農,影片的故事從棉花即將進入收獲季的夏天開始講起。艾爾肯一家,需要用人工采摘40畝長絨棉,用機械采摘60畝陸地棉。家中女兒即將去大城市上大學,兩代人都希望棉花收成能支撐家庭生活的需要。趙強一家孩子小、生活壓力大,夫妻二人辛勤種植了200畝棉花,希望一年的收成能給他們未來的生活帶來改善。影片用交叉剪輯的方式細致記錄了這兩個家庭籌劃、安排和進行棉花采摘的全過程,以及共同面臨的人力、價格等現實問題。艾爾肯一家盡力而為,但也隨遇而安;而趙強和他的妻子管小燕嘗試各種方法,要實現效益的最大化。對這兩個普通家庭的棉花種植和采摘過程的記錄,呈現了新疆各民族勞動者和而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
  
  為了強化真實感,該紀錄片拒絕采用任何明顯的采訪手段,盡量減少攝影機記錄行為對常態生活的干預和影響。影片將鏡頭隱藏在他們的生活空間里,比如家里、院落里、地里,還有婚禮、家宴、市場等外部空間,盡可能捕捉記錄對象自然而然的現場反應,以細節真實賦予作品立體豐富的質感。
  
  真實記錄的關鍵,往往在于對那些有意味細節的發現,在于通過細節刻畫人物、表現社會,形成一種整體的真實觀。作品里既有觀眾所熟悉的“舌尖上的新疆”,讓觀眾看到艾爾肯家制作傳統食品馕的細致過程,看到新疆烤肉的新鮮出爐;也有新疆人獨特的生活場景,讓觀眾了解了他們在婚禮、家宴上載歌載舞、自然松弛的狀態。更重要的是,觀眾可以看到多民族文化在新疆的自然交融。其中一個場景讓人印象深刻:艾爾肯一家在棉花地勞動時接力唱歌,既唱傳統的新疆民歌,也唱當代的流行歌曲。這既體現了老一代的傳統生活方式,也彰顯了熱娜等新一代對未來的憧憬,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意識在音樂的旋律中得到充分表達。而趙強一家的勞動生活和市場交易過程,以及他們與不同民族勞動者的勞動致富經歷,也將當地多民族共同生活、相互依存的現實自然而然地體現出來。雖然影片這種自然主義的創作傾向,多少影響到了對事件的完整性呈現和典型性強化,但也體現了一種更加難得的細節真實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影片以兩家人完成采摘后播種新一季棉花作為結束,這似乎是普通勞動者日常生活循環往復的象征,也是影片對非戲劇化、非虛構化美學的再度強化。特別是當趙強手牽著兒子,在那片“希望的田野”上走向遠方的時候說:“牽著手,一直往前走,我們就能走到太陽面前。”這段話是對新疆各族普通勞動者向往美好生活的詩意表達。云朵與大地、現實與夢想就這樣交織在一起,構成了《地上的云朵》中從容展開的新疆棉場景、新疆人群像和新疆面貌,實現了一種和諧真誠的傳播溝通,相信它能夠為國內外觀眾帶來一種新的感知,并對大美新疆形成一種新的認知。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