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中國的建筑藝術便如同一幅流動的畫卷,展現著豐富的文化底蘊與歷史變遷。上海這座城市,作為海派文化的發(fā)源地,其獨特的建筑風格不僅承載著歷史,更是東西方文化交融的一座橋梁。就在此時,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與徐家匯書院攜手,特別策劃了以“海派·承載”為主題的聯展,借此機會紀念上海交通大學建校129周年及ArtDeco裝飾藝術風格誕生100周年。
這場展覽,無疑是對上海建筑文化的一次深刻解讀。通過獨具匠心的展覽策劃,觀眾可以從多維視角欣賞海派文化的多元性與包容性。這些建筑藝術的代表,通過經典的ArtDeco風格,展現了幾何美感與華麗古典風格的完美結合。值得一提的是,ArtDeco風格在建筑的立面與室內裝飾中融入了階梯狀、菱形、V形等多樣的設計元素,傳遞出一種豐富的視覺享受。
展覽中的“往昔|ArtDeco建筑”展區(qū),位于徐家匯書院,并精選了一系列上海的經典建筑,如賽華公寓、畢卡第公寓和華盛頓公寓等,形成藝術與歷史的碰撞。通過模型的方式,底座運用ArtDeco形式語言,將江南水鄉(xiāng)的元素進行轉換,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這不僅是對建筑本身的呈現,更是通過建筑向我們講述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居民生活的點滴。將這些文化符號串聯在一起,讓人不由自主地回想起那些舊日時光。
此外,本次展覽特別采用先進的AI技術,再現了ArtDeco室內及早期摩登生活的場景,生動演繹了建筑背后蘊含的人、社會以及文化。這種從室外到室內的活化展現,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體驗。設計學院在展區(qū)“再現|交大設計大樓”中,從設計師的視角出發(fā),展示了交大設計大樓的創(chuàng)作脈絡以及藝術表達,配合沉浸式視覺技術,令觀眾感受到時空的變化與人文的傳承。
近年來,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始終秉承“體用并舉,設計大義”的教學理念,積極推進設計學科的多樣化和國際化。從參與第18屆威尼斯國際雙年展,到構建衡復風貌區(qū)的三維數字記憶庫,學院不斷以固定與流動的視角激活歷史文脈,連接城市生活。未來,設計學院將繼續(xù)探索AI及數字化技術,通過這些現代手段賦能文化遺產的創(chuàng)新表達,推進區(qū)域城市更新與文化再生。
這一系列的展覽與活動,不僅是對海派建筑與文化的致敬,也是對未來城市文化發(fā)展的啟示。海派文化在歷史長河中的穩(wěn)步前行,離不開設計的不斷創(chuàng)新與傳承。展望未來,上海在文化地標建設及長三角文化一體化發(fā)展中,將迎來更為璀璨的光芒。每一位熱愛建筑與文化的人,都可以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故事與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