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图片/性插影院/亚洲视频不卡/麻豆电影观看

生命因擁有芭蕾而精彩——中國芭蕾舞壇的傳奇人物趙汝蘅女士側記

2023-12-26 16:53  |  來源:上海文藝網

文/翁澤良
  
  2022年9月,一個風和日麗的秋天,時值北京舞蹈學院建校68周年校慶日。
  
  是日,院校熱鬧非凡,掌聲中,一位78歲的中國芭蕾舞蹈家被請進了母校的特別嘉賓席,并由該校的黨委書記巴圖代表北京舞蹈學院宣布:聘請其擔任北京舞蹈學院的芭蕾藝術顧問暨北京國芭賽執行主席,她,就是享譽中國芭蕾舞壇的教育家一一趙汝蘅女士。
  
  趙汝蘅,1955年考入北京舞蹈學校,當年她才11歲。1961年她以十分優異的成績畢業加入中國國家芭蕾舞團。
  
  北京舞蹈學院是中國最早的專業化舞蹈教育知名高等學府,有“舞蹈家搖籃”之譽稱。她的前身為北京舞蹈學校,始建于1954年。
  
  1954年9月6日,北京舞蹈學校舉行建校典禮,時任文化部部長的茅盾為學校剪彩。1958年7月,學校首次公演世界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誕生了中國自己培養出來的第一位白天鵝:白淑湘,創造了轟動世界芭蕾舞臺的奇跡。之后,民族舞劇《魚美人》、《牧笛》、《鄂爾多斯》、《淚泉》、《黃河》等精彩紛呈,閃爍奪目。
  

1963年鄧小平觀看《淚泉》
  

1959年5月周恩來總理觀看《海俠》
  
  然,在北舞的校史里,趙汝蘅的藝術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
  
  學生時代的趙汝蘅,就初露了芭蕾藝術的鋒芒。她,曾以獨舞和領銜主演的角色,擔綱了《天鵝湖》、《吉賽爾》、《紅色娘子軍》等舞劇。1972年,她在腳傷的情況下,卻依然多次率團參加國家芭蕾舞比賽和出國訪演。
  
  為了中國的芭蕾事業代代相傳、后繼有人,更為了中國芭蕾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趙汝蘅幾乎把自己所有的心血都獻給了舞蹈事業和后生們。
  
  作為中國舞蹈的教育家趙汝蘅,致力于創作具有中國風格的芭蕾新作,為了使中國的芭蕾走得更高更遠,她積極引進各種芭蕾流派,并與世界知名芭蕾舞團和著名編導合作、引進、編排,再創中西芭蕾之輝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吉賽爾》、《天鵝湖》、《睡美人》、《紅色娘子軍》等多臺大型新編舞劇中,趙汝蘅大膽啟用年輕新秀,讓他們不斷成長成熟,成為國際芭蕾天際上一顆顆耀眼的明珠。
  
  其中,有現任中央芭蕾舞團副團長的張劍,她曾獲1997年第八屆莫斯科國際芭蕾舞比賽成人組女子金獎,冠有“瓊花”之譽稱;
  
  有獲得第18屆瓦爾納國際芭蕾舞比賽成年組女子金獎的舞蹈家朱妍;
  
  有領銜主演《廣陵隨想》的舞蹈家王啟敏、李俊;
  
  有國家一級演員,現任舞蹈教學藝術總監的孫杰;
  
  有被譽為“芭蕾奧林匹克"之稱的武海燕;
  
  有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主演芭蕾舞《茶花女》的,現為香港芭蕾舞團首席演員的金瑤……
  
  被世界眾多媒體譽為“中國芭蕾的希望"。
  
  趙汝蘅除非凡藝術成就和教育貢獻外,還有最為打動當年芭蕾舞蹈界的一幕:
  
  “……一九八七年中國芭蕾舞團由北京來美表演,趙汝蘅為副團長,在美國肯尼迪中心演出《天鵝湖》而大受歡迎,不久前這舞團又到香港、日本、英國演出……"原中國飛虎隊的陳納德將軍的妻子陳香梅如是說。(引言出自陳香梅著《往事知多少》一書P33)
  
  其實,這一年正是趙汝蘅傷了腿,還帶團去肯尼迪藝術中心演出的。
  
  這種對中國舞蹈事業的執著精神,怎能不感人至深!
  
  生命因擁有芭蕾而精彩。
  

北京舞蹈學院院領導向趙汝蘅女士頒發聘書,聘其擔任北京舞蹈學院芭蕾藝術顧問暨北京國際芭蕾舞賽執行主席。(現場圖照)
  
  “我們此次邀請趙老師回歸,是基于她對芭蕾文化深刻的理解有益于我們提升新時代芭蕾教育的方向、規格和質量,她開闊的藝術視野和開放的藝術活動有益于推進學院開門辦學,她對中國舞蹈國際化的創新實踐有益于新時代舞蹈教育的國際化,她在行業協會和國家院團的領導和管理經驗有益于提升我們舞蹈教育的治理體系和能力,她超群的表演藝術和創作觀念有益于我們的藝術實踐和劇目創作,她對國際舞蹈賽事的創意和組織能力有益于我們國芭賽的未來成長,有益于我們代表首都、面向世界的國際藝術活動有影響力的展開”。在北京舞蹈學院建校68周年校慶會上黨委書記巴圖如是說。
  
  趙汝蘅表示,北舞是自己的第二個家,在未來的日子里,她將傾心傾力,根據自己畢生的實踐經歷,以及對芭蕾專業的理解,為學院做力所能及的奉獻,以此報答國家的厚愛,為母校70周年校慶,為中國的芭蕾事業煥發余熱,共筑輝煌。
  
  2024年9月,北京舞蹈學院將迎來建校70周年的校慶。
  
  筆者,謹以此文獻給北京舞蹈學院70歲生日;也獻給愛舞的芭蕾學子和朋友們;并想通過此文讓正在成長中的芭蕾新生代,在學舞的過程中跨越障礙,勇于挑戰,成就未來!
  
本文原創于2023年12月25日于上海
  
  
責任編輯:楊博         沈彤
新聞熱線:021-61318509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