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在南京市仙林中心·可一書店,雙城詩會首場活動NO1:南京·合肥專場精彩啟幕,本次活動旨在通過詩歌的形式,展示兩地詩人的藝術風貌,傳播高雅文化,探索純藝術詩歌與多媒體藝術的合作空間,以擴大詩歌傳媒途徑與范圍,激發公眾對詩歌藝術的熱愛和參與,提升公眾的文化素養。活動內容包括詩歌朗誦、詩學研討、詩人與讀者面對面、現場直播等環節。
南京地區參與詩人
合肥地區參與詩人
本次活動學術策劃馬永波
本次活動由《漢語地域詩歌年鑒》編委會主辦、可一書店協辦,由著名學者、詩人、翻譯家馬永波擔任學術策劃,由江蘇省播音主持委員會副主任姜林杉擔任藝術總監。南京地區詩人參會的有高翔、路東、顧耀東、雷默、江雪、雪豐谷、遠帆、蕭英杰、馬永波;合肥地區詩人參會的有張巖松、龍羽生、孫啟放、羅亮、卜自、許潔、張培亮、許多余。
開場由小朋友們介紹每位詩人以及詩人代表作
詩人們與觀眾一起欣賞詩朗誦
本次活動還邀請了20余位詩朗誦愛好者相聚在這里,他們放情朗誦了兩城詩人的部分代表作品,用真摯動人的情感,抑揚頓挫的語氣,完美地詮釋了詩歌的情境。
朗誦者演繹兩地詩人代表作品
詩會朗誦環節由南京地區詩人遠帆開場,朗誦了自己的作品《熔巖》;由靜美朗誦了合肥詩人張巖松的作品《雪》;由王娟朗誦了合肥詩人張培亮的作品《周末》;由王燕朗誦了合肥詩人羅亮的作品《此在》;由劉傳俊朗誦了南京詩人高翔的作品《仙隱北路》;由姜林杉兒童團合誦了南京詩人路東的作品《一滴水正在往下落》;由胡麗芬朗誦了合肥詩人許潔的作品《在五谷廟》;由陳建朗誦了合肥詩人卜白的作品《一瓶老酒》 ;由楊薇朗誦了合肥詩人許多余的作品《神來之筆》 ;由宿瑞明朗誦了南京詩人馬永波的作品《我生死相依的泥土》;由何林朗誦了南京詩人江雪的作品《春天的月光》;由裕萍朗誦了南京詩人雷默的作品《致良知》;由陳群朗誦了南京詩人雪豐谷的作品《信》;由程華娟 、唐礪朗誦了合肥詩人孫啟放的作品《待己有禮》;由談德美朗誦了合肥詩人龍羽生的作品《線條人》;由藤淏朗誦了南京詩人顧耀東的作品《過兒童節》;最后由曹維堡、季旭青、陳罡、鄧克遠共同朗誦了南京詩人蕭英杰的作品《然后》。
南京詩人代表雷默發言
合肥詩人代表張巖松發言
活動的發起人、策劃人馬永波先生表示,南京作為我國迄今為止唯一的“世界文學之都”,舉辦詩會具有深遠的意義。南京在歷史上是中國文學的重要發源地。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文學總集《昭明文選》與最早的文學理論專著《文心雕龍》都誕生于這座氣度恢弘的古城。因此,在南京舉辦詩會不僅是為了弘揚和傳承中華文化,更是為了紀念和歌頌這座城市在文學史上的卓越貢獻。
馬永波先生說,此次詩會不僅為南京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個欣賞和體驗中華文化的好機會,同時也將吸引全國詩歌界同人與讀者的關注,進一步提升南京的文化影響力,展現一個既古老又充滿活力的城市形象。
他還透露,雙城詩會由海內外各地數十名學術編委擔任本系列詩會的主創人員,還將陸續開展系列雙城互訪互動的交流活動,初步將在江浙滬皖長三角各主要城市展開。南京·合肥專場為雙城詩會活動的第一場,也是兩個詩歌大省省會城市詩人群體的一次友好的聚會,它必將為兩地詩歌的發展做出不可缺少的貢獻,也會對整個漢語詩歌的良好生態環境的建設起到重要作用。
詩人與朗誦者合影留念
據了解,雙城詩會系列活動將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形式,在結對城市各做一臺專場詩會。由南京市與結對城市部分詩人、學者與朗誦家聯合舉辦,兩地詩人、學者、藝術家和詩歌愛好者參與。
責任編輯:楊博 沈彤
新聞熱線:021-6131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