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
??8月28日,四川曲藝傳承與發展高峰論壇在成都金河賓館舉行。來自中國曲藝家協會、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重慶市曲藝家協會等全國各地的20多位曲藝名家,為四川曲藝未來發展建言獻策。
??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文聯副主席范軍表示:“曲隨時代,藝為人民,四川那么多曲藝種類,我們一定要像奧運圣火一樣,把這些文化代代相傳。”
??著名評書藝術家李伯清認為,在場不少專家的意見都很中肯,“藥引子”給出了,自己要怎么去服用,還要考慮自身的條件,萬變不離其宗的是:要尊重觀眾,把觀眾放在自己前面。
??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名譽所長、教授吳文科做曲藝研究時發現,四川古今曲藝品種有45個,其中四川本土的有32個,外來曲藝品種有13個,在全國來說都算是一個曲藝大省。“但這之外應該還有我們尚未發現和被知曉的曲藝種類。”
??此前,為慶祝四川省曲藝研究院建院60周年,四川曲藝人在寬窄巷子連續兩天開展演出。“開門辦院慶,把曲藝演出用惠民的方式給老百姓,開放性的舞臺搭建在富有濃郁特色的寬窄巷子巷口,這是一個有創意的文旅融合舉措。”吳文科點贊了四川省曲藝研究院60周年的惠民演出,他認為這種文化惠民的方式,既讓中青年藝術家很好地繼承了老一輩的優秀傳統,又能開學術論壇把經驗總結起來,這對曲藝發展和研究很有必要。
??據四川省曲藝研究院院長沈軍介紹,成立于1963年的四川省曲藝研究院,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單位。該研究院承擔了四川曲藝各種類的傳承、創作、表演、研究,包括曲種有四川揚琴、四川清音、四川竹琴、四川金錢板、諧劇等十余個曲藝品種,以及四川方言劇、四川曲劇、小品、散打評書、民族聲樂、民族器樂等演出形式。未來,四川省曲藝研究院將繼續肩負起時代責任,把這些豐富的曲藝類型守護傳承下去。
責任編輯:楊博 沈彤
新聞熱線:021-6131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