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里畫外說芒種
農諺道:“芒種芒種,連收帶種”,仲夏時節,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氣溫明顯升高,芒種節氣的到來標志著一年農忙的開始,農民們忙著插秧種稻、割麥點豆,祖國大地一派繁忙景象。
對農事的描繪以及對勞動的贊美是藝術永恒的主題。
中國畫《過去的時光之收麥者》真實地記錄了芒種時節的勞動場面。
畫面中,隨著墨色漸變的太陽光暈和富有重量感的一把把麥穗,共同營造出勞動者的力量之美。
謝關鍵的《栽秧酒》中,臘肉、美酒、涼粉、豆腐、咸鴨蛋等擺上桌,這樣豐盛的一桌美食是鄉里鄉親快樂互助的情感交流。
勞動是喜悅的,“勞動號子”的質樸節奏回蕩在畫面之上。
張楨麒的版畫《打麥場上》以鳥瞰式的構圖展示了農場演出的盛況,高飽和度的色彩,巧妙的黑白對比,使畫面產生有節奏的韻律。
戴樹良的中國畫《芒種》布局層次分明,刻畫虛實有度,人物臉上喜悅的笑容奠定了畫面的情緒基調。
趙關鍵的油畫《芒種》是一幅人物肖像作品,畫中農民皮膚黝黑、笑容燦爛,樸實的面龐與遠景的藍天、土地相互映襯,趣味十足。
芒種節氣的民俗活動眾多。
芒種一過,百花開始凋零,因此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的儀式,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紅樓夢》里便有關于習俗“送花神”的描寫。
安徽省績溪縣將芒種習俗“安苗”保存得非常完整鮮活。
芒種前,各農戶稻秧栽插完畢,五谷下種。
農民甚感欣慰,選擇吉日,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等形狀,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豐登、四季平安。
芒種時節,萬物勃勃生長,農人辛勤稼穡,忙碌、熱烈、收獲、希望,成為人與自然的主旋律。
責任編輯:沈彤 楊博
新聞熱線:021-6131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