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消息在微信群內廣為流傳,“有人團購來的青菜像以前一樣浸泡一下拿來喂鸚鵡,鸚鵡吃后五分鐘就死了。看來菜里不光有農藥還有可能噴過滅菌藥水……”上海辟謠平臺頻頻接到網友留言,詢問消息真偽。
??記者多方查詢后發現,毒死鸚鵡一事并沒有準確來源,不排除個別網友為提高關注度人為編造。而且,據動物園鸚鵡飼養員介紹,鸚鵡個體差異巨大,飼養時須小心呵護,出現疾病等問題很難準確判定原因。不過,網友更加關心的顯然是“團購來的蔬菜會有消毒藥水殘留嗎”“如何清洗蔬菜水果才能更加放心”等話題,上海辟謠平臺記者展開調查。
??蔬菜本身并不消毒
??記者所在的小區位于浦東新區陸家嘴街道。小區自3月18日開始封控以來,政府部門不定期統一派發物資,居委會也牽頭聯系慈善超市等組織,開展社區團購,還有熱心的小區居民挺身而出,擔任“團長”組織團購。記者多方采訪了解,無論哪種物資供應方式,為了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都會對物資進行必要的消殺。不過,消殺僅限于食品外包裝,蔬菜本身并不包含在內。
??“團長”之一的小王介紹,第一次團購的供貨商是位于青浦區的一家農業合作社。合作社沒有大規模的消殺設備,采取了噴灑酒精的方式對蔬果外包裝消殺。物資運送到小區后,她再次在外包裝上噴灑酒精進行消殺。這點得到了居委會工作人員的承認。相關工作人員說,幾乎每個“團長”都會在物資到達小區門口后,對外包裝噴灑酒精,再分發給居民。
??大型社區團購供應商也采取外包裝噴灑消毒劑的方式對產品進行消毒。陸家嘴街道慈善超市為轄區內多個小區提供物資配送服務,客服人員告訴記者,每次配送前,均會對蔬菜的外包裝進行統一消殺。相關生鮮平臺也介紹,不會直接將消毒劑噴灑在蔬菜、水果等農產品上,但會用酒精或者含氯消毒劑對蔬菜的小包裝、分揀后的大包裝進行消殺,然后再進行配送。
??事實上,對于團購物資的消毒,官方的提醒也主要是針對外部包裝。例如,上海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多次建議,針對團購物品,市民應采取無接觸式收貨;取貨時,務必戴好口罩、手套,并對外包裝進行噴灑消毒或擦拭消毒,放置10—30分鐘;包裝袋等盡量留在門外,放入垃圾桶。
??如何正確清洗蔬菜水果?
??從調查看,并不存在生產商或配送商對蔬果等農產品額外消殺或浸泡消毒劑的情況。但也有網民擔心,在對外包裝消殺時,相關消毒劑是否會濺到蔬果上?
??對此,上海市農科院農產品保鮮加工研究中心主任喬勇進表示,避開劑量談毒性一事不科學,市民不必太過焦慮,需要講究科學防疫。
??“實際上,蔬菜并非病毒的宿體,而且日常使用的消毒劑大多具有強氧化性,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便蒸發消散。何況,酒精溶于水,市民食用前做好清洗工作就可以了。”他建議,蔬菜水果等用足量的水浸泡3分鐘左右再清洗干凈,或自來水沖洗3遍就能完成清洗工作,可以安全食用。他還特別提醒,蔬菜浸泡時間不宜過長,“綠葉菜泡久了,營養物質會流失。”
??喬勇進留意到,近一段時間以來,也有不少市民收到團購的物品后,在家中自發對蔬菜噴灑消毒劑等,進行消毒。對此,他并不建議,因為相關方式不一定有效:比如,葉菜類蔬菜的葉片大多層層疊疊,就算對外層全面消殺,內層蔬菜也無任何效果。況且,酒精處理會造成蔬菜等“早衰”或“早熟”。如果一定要消毒,番茄、茄子類的莖果類蔬菜可以用酒精簡單擦拭,進行消毒。此外,含氯消毒劑不一定適合蔬果消毒。他建議市民仔細閱讀此類消毒產品的使用說明書,如果產品說明上不包含“蔬果類消毒”,不建議使用。
責任編輯:沈彤 楊博
新聞熱線:021-6131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