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图片/性插影院/亚洲视频不卡/麻豆电影观看

上海疫苗接種率超8成,“十四五”建64家互聯網醫院,5個新城8家市級醫院

2021-7-20 15:37

  上海衛生健康行業還將迎來怎樣的新發展?本市市民還將得到哪些可及、可感的便捷、實惠就醫體驗與服務?上海的衛生健康還將如何助力城市提升軟實力?今天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副市長宗明介紹了《上海市衛生健康發展“十四五”規劃》主要內容,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分別從大眾關心的疫情常態化防控、五個新城醫療資源配置、醫療數字化轉型等方面作出解答。
  
  本市8成以上成年人已完成全程接種
  
  去年以來,面對百年未遇之大疫情,大家共同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蕩氣回腸的抗疫斗爭。在上海,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交出了抗疫斗爭不一般的“上海答卷”。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上海不斷完善各項“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措施,落實“人、物、環境同防”要求,緊盯“入城口、落腳點、流動中、就業崗、學校門、監測哨”等關鍵點關節點,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取得了疫情防控重要階段性成果。截至7月14日,全市累計接種新冠疫苗3688.54萬劑次,接種覆蓋人群1995.57萬人、占18歲以上人群的90.3%;1809.15萬人完成全程接種,占18歲以上人群的81.9%,上海新冠病毒免疫屏障正在逐步形成。
  
  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本市圍繞“建設全球公共衛生最安全城市之一”的目標,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十四五”時期,上海還將從6方面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一是完善應急指揮體系,建設上海市公共衛生應急指揮中心,健全應急制度和預案;二是強化監測預警與快速響應,建立智慧化風險預警多點觸發機制,構建區域協同、聯防聯控的風險預警系統,完善公共衛生病原檢測實驗室網絡;三是強化應急醫療救治,優化傳染病救治資源布局,建立后備定點醫院整體轉換機制和應急救治“預備役”制度;四是完善應急社會治理,重點是加強基層防控能力建設,強化公共衛生應急演練,推動專業防控和群眾參與有機結合;五是強化應急物資保障,主要是建設市公共衛生應急物資儲備中心,完善物資儲備預案、機制和信息共享;六是強化應急醫療保障,在突發重大疫情等緊急情況下,確保醫療機構先救治、后收費,確保患者不因費用問題影響就醫。
  
  本市批準設立64家互聯網醫院
  
  “一部手機走醫院”如今已是大眾熟悉的就醫模式,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是上海主動服務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本市聚焦“就醫難、排隊時間長、缺少人性化”等痛點堵點,推出“便捷就醫服務”數字化轉型7大應用場景建設,如通過精準預約,“掛號難”得到有效緩解,試點單位平均候診等待在30分鐘以內;通過智能預問診,已有3.5萬次患者利用候診間隙提前錄入主訴,方便醫生第一時間掌握病情;互聯互通互認方面,市、區、社區醫院接入率達100%,市級醫院互認率達94.2%、區級92%,努力讓患者體驗到“檢查不重復、省錢又省心”。醫療付費方面,全市各級醫療機構醫保電子憑證交易達742.75萬人次、金額8.24億元,信用就醫交易總筆數為12.63萬人次、交易總額為1053.26萬元。電子病歷卡和電子出院小結方案已實施, 6月底在試點單位已實現“隨身帶、隨時查”,實現“脫冊就醫”。而在核酸檢測和新冠疫苗接種方面,市民可以通過互聯網醫院線上申請和查詢核酸檢測,通過隨申辦、健康云等實現接種預約和結果查詢,緩解現場人流壓力。智慧急救建設方案完成試點網絡調試和技術對接,努力實現“上車即入院”。今年年內,力爭實現七大應用場景全市全覆蓋,全面提升市民便捷就醫體驗。
  
  鄔驚雷介紹,市衛健委已批準設立64家互聯網醫院,為患者在線提供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服務,以及隨訪管理和遠程指導,并不斷深化“互聯網+社區”服務,開展面向居民的家庭醫生簽約、健康管理、健康照護、藥品配送等智能化服務。特別是青浦區在中山醫院等的大力支持下,依托長三角(上海)智慧互聯網醫院,搭建了長三角三級專科互聯網總醫院,會同嘉善、吳江兩地共同推動醫療行業治理及服務模式創新,打造互聯網醫療、數字賦能健康城區的“長三角數字干線品牌”。
  
  五個新城推進8個市級醫院項目
  
  鄔驚雷提到,加強新城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是“十四五”衛生健康資源規劃配置的重點。目前,五個新城已初步形成較為完整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但與全市平均水平相比,新城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存在不足,對加強優質醫療資源配置的呼聲很高。今年3月,市衛健委印發了《關于加強新城醫療衛生資源規劃配置的方案》,明確了資源配置標準和要求。“十四五”期間,我們將根據新城居民健康需求,推進“一下沉、三提升”——
  
  一是推進市級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重點推進8個市級醫院建設項目,其中,嘉定新城,市中醫醫院遷建項目明年竣工,瑞金醫院北部院區二期擴建工程年內開工;奉賢新城,國婦嬰奉賢院區項目今年年底竣工,新華醫院奉賢院區年內開工,兒科醫院奉賢院區正在積極推進中;松江新城,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部二期擴建工程今年年內開工;南匯新城,第六人民醫院臨港院區二期擴建工程年內開工;青浦新城,中山醫院青浦新城院區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中。
  
  二是提升區域性醫療中心服務能力。主要是加強區域性醫療中心標準化建設,為居民們打造“家門口的好醫院”。對缺乏二級醫療機構的南匯新城,我們也已考慮相關布局建設。三是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根據新城人口導入進程,推進新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建、遷建項目。四是提升新城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推進新城公共衛生設施建設,彌補公共衛生資源短板。
  
  30家社區康復中心服務老齡化社會
  
  隨著我市人口老齡化加劇,社區康復的需求越來越高,為全面提升我市社區康復服務能力,更好滿足居民“家門口”獲得病房、門診、站點、居家等多種形式康復服務的需求,市衛生健康委會同市財政局制定了《本市社區康復中心建設指導標準》。
  
  鄔驚雷介紹,今年,還將建設30家示范性社區康復中心被列為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以建設示范性社區康復中心為起步,整合以智能康復設備等為標志的現代康復技術與中西醫康復治療技術,打造一批以康復為特色的示范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力爭“十四五”期間基本實現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康復中心標準化建設全覆蓋,夯實社區康復服務網絡,促進康復功能全面融入社區衛生基本服務。
  
  目前,示范性社區康復中心建設已全面啟動,進展順利。其中,1家(黃浦打浦橋社區)已完成建設,已面向居民開放;12家已完成硬件建設,待設備招標采購后,預計7月底可面向居民開放;其余處于硬件建設階段,預計8月將完成建設,9月可全面完成,投入使用。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