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图片/性插影院/亚洲视频不卡/麻豆电影观看

  • <li id="grkhz"><dl id="grkhz"></dl></li><code id="grkhz"><delect id="grkhz"></delect></code>
    16區16卷歷時四年繪成 上海《海派文化地圖》出齊

    2020-12-30 09:59

      

         《海派文化地圖》叢書。資料照片
      
      2016年起,一項為上海16個區繪制“海派文化地圖”的出版工程啟動。歷時四年,16區16卷《海派文化地圖》叢書集結出齊。昨天下午,叢書編委會向上海圖書館捐贈全套《海派文化地圖》,并與多家機構開啟“海派文化地圖”IP眾創與推廣合作。
      
      《海派文化地圖》叢書運用新穎的地圖概念,串聯起一個個海派文化地標、人物,僅從各卷書名就可一窺上海16個區的特色與風情(詳見提要)。
      
      “這套叢書的區域特色較為明顯,每一卷都結合各區的地域特色,闡述海派文化在各區區境內發源、流布、傳承、發展的歷史軌跡和地理分布。”叢書總主編柴俊勇說,上海境內各區或多或少保留了足以體現海派文化特色的歷史遺存,同時不斷積累、沉淀文化新思潮、新創造和新成就,構筑了上海萬花筒般的城市精彩。“厘清海派文化的發展脈絡,豐富海派文化的內涵,繪制好海派文化的地理版圖,可以為海派文化研究傳播提供‘源頭活水’,也能讓市民、游客更好地了解身邊的上海。”
      
      “上海的‘三大文化’,紅色文化是柱石、是信念,必須堅不可摧;江南文化是淵藪、是積淀,應當世代傳承;海派文化是趨勢、是潮流,既要順勢應時,又要推陳出新。”柴俊勇提到,海派文化以“開放包容、中西合璧、多元交融、精耕細作”的文化特征與品格,影響了世世代代的上海人,也向全國和世界展示了上海獨特的人文品格。“希望這套叢書的出版能夠塑造出海派文化的新內涵和新形象,讓上海的城市精神固化為一道永恒的城市景觀。”上海交大出版社聯席總編輯許仲毅說。
      
      從編撰《海派文化地圖》叢書開始,編委會就希望這套叢書不僅讓新老上海人讀懂上海,還能衍生相關文創、文旅產品,成為了解上海、游覽上海的“指南”。未來將通過海派文化微電影拍攝、動漫作品創作、文創郵票郵品設計等,為市民游客提供品讀書卷、行走城市的多元化、立體化“海派文化地圖”。
      
      從各卷書名可見16區特色與風情
      
      虹口——海派源流寶山——淞濱漫話
      
      松江——錦繡云間奉賢——古華賢情
      
      長寧——西區漫步普陀——蘇河競秀
      
      浦東——都市傳奇崇明——東海瀛洲
      
      徐匯——海上文脈黃浦——申江往事
      
      金山——山海雅韻青浦——崧澤之光
      
      楊浦——滬東風云靜安——上海藍調
      
      閔行——春申季風嘉定——吳疁風華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