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日,6月12日上午,顧村鎮在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舉行顧村民歌民謠朗誦主題活動。這次活動,由寶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公室、上海通俗文藝研究會創作研究部和顧村詩社指導,上海通俗文藝研究會民歌組主辦。參加活動的有民歌民謠作者、詩歌朗誦者、民歌演唱者等二十多人。
民歌具有形成最早、篇幅最短、影響最大等特點,能夠最直接地表達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因此具有強烈的現實性和群眾性,是各民族文化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顧村民歌民謠是寶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項目,是“詩鄉顧村”群眾性詩歌文化的重要內涵之一,也是中國通俗文藝的一種傳統形式。在各有關領導機關和文藝團隊的關心和指導下,顧村民歌民謠的傳承、創作和展示活動取得了喜人的成果。為使其在“詩鄉顧村”的傳承保持可持續發展的活力,為“詩鄉顧村”百姓的詩意生活營造雅俗共賞的濃郁氛圍,在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日來臨之際,舉行了顧村民歌民謠朗誦主題活動。
活動開始前,顧村詩社副社長沈仙萬介紹了這次活動的籌備情況,感謝詩友們的積極參與、積極創作、認真準備朗誦和演唱。
活動開始,由顧村詩社社長葉謙致辭。他回顧了詩鄉顧村七百年的詩歌文化積淀,總結了顧村民歌民謠的創作情況,祝愿顧村民歌民謠得到更好的傳承發展。
活動舉行了由上海通俗文藝研究會會長兼黨工組長、著名詩人劉松林任首席顧問的《菊泉流芳--顧村民歌民謠選集》首發式,顧村詩社副社長楊瑞福向讀者代表授書。
活動舉行了上海通俗文藝研究會新會員頒證儀式,上海通俗文藝研究會創作研究部副主任楊立華向新會員頒證。
顧村詩社常務副社長趙貴美主持了朗誦演唱活動。
會上朗誦了葉謙、袁驍龍、章斌權、周永其、朱祖香、吳肖英、趙貴美、程貴流、黃國放、楊立華、錢靜華創作的11首民歌,表達了人民群眾對黨對祖國的熱愛和忠誠,對家鄉美麗風光的贊揚和對小康幸福生活的憧憬。張萍、孔錦甬、翟衍華、錢靜華、朱愛珍、白金城等聲情并茂的朗誦獲得了陣陣掌聲。章斌權、吳肖英、梅國慶演唱了民歌,葉謙葫蘆絲獨奏月光下的鳳尾竹,他們的精彩演唱演奏使與會者得到藝術的享受。
最后,大家合影留念。整個活動充滿了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息和輕松快樂的氣氛。
上海通俗文藝研究會會長劉松林和黨工組成員兼副會長陳建生因故末能到會,發來致詞祝賀。
責任編輯:楊博 沈彤
新聞熱線:021-6131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