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藝網 (沈 彤)由程十發藝術館和上海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共同主辦的“探索者——上海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師作品展”,于2020年6月10日在程十發藝術館開展。本次展覽是程十發藝術館“人文松江系列創作展”項目的第三個展覽,也是程十發藝術館自2019年4月成為上海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學創作實踐平臺”后雙方開展的第一個合作項目。
近年來,程十發藝術館以學術研究為立點,與全國各大博物館、美術館以及高校學術機構開展了廣泛交流與互動。為進一步推動館校互動,借助高校學術資源與平臺力量,在更高學術起點上,開展程十發個案、松江人文史與海上書畫史的研究與展示,2019年4月10日程十發藝術館與上海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結為共建單位并成為上海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的一個“教學創作實踐平臺”,未來館院將在書畫資源共享、教學實習、館員培訓、課題研究、藝術講座、展覽策劃、書畫藝術推廣等方面,開展多方位的合作與交流。
本次展覽特別邀請了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中央美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上海美院中國畫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唐勇力教授為策展指導,中國美協美術理論委員會主任、上海美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尚輝教授為學術主持。
松江與海派繪畫乃至于與整個中國繪畫史,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發生于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初的海上畫派,被譽為中國近代美術的肇始。實際上,海派的前世在晚明的松江。16世紀晚期和17世紀上半葉形成于松江,以董其昌、莫士龍、陳繼儒等為首的松江畫派才是海派繪畫的源頭。松江是當時全國的紡織中心,有“衣被天下”之美譽。通過發達的商業渠道而薈文萃藝,形成藝術高地,這種情形正是250年后海派興起的一種放大復制。
從商業文化走向精英文化的這樣一種現代文化特征,又在20世紀50年代的程十發這個案例上再度出發。程十發早年畢業于上海美專(現上海美術學院前身),他的人物、花鳥得傳統之雅韻,卻并非像黃賓虹那樣從傳統正脈走出,而是新時期雅俗結合的典范,非正統的正統性恰恰是海派畫家成功的基本規則。
而接續20世紀上半葉上海美專學脈的上海美院,近年來一直致力于回顧和探尋20世紀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百年發展軌跡,以便從上海這個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搖籃來發掘和顯現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特征。而本次展覽正是這個學術尋源的一次深研,讓當下上海美院中國畫教師的學術理路與海派文脈進行了時空跨越性的對接與貫通。
帶著這樣一份學術尋源的心情,上海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的教師們先后多次來松江開展寫生采風創作。他們共同描寫的松江山水、園林古建、歷史遺跡和地方掌故,讓人們以繪畫的視角觀賞了他們面對海上畫學的起源而進行的不同藝術想象與文化創造。他們通過筆墨表現的醉白池、方塔和經幢等,讓人們不禁撫物追懷晚明那些文人士子曾于此的雅集筆會,這400年海派畫學的幾番興衰、數度枯榮,或許也因上海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師們的尋訪探幽而使其得以重生與再造。
此次展覽的學術價值,并不是簡單的一次作品匯集,而是21世紀20年代上海中國畫發展對歷史的一次回望,這個時間節點和展覽空間讓人們得以梳理海派畫學400余年的歷史脈絡。因此,與其說這是個藝術探索展,毋寧說這是次海派淵源的探尋展。而這里,正是他們發現歷史與探尋自我的一個出發地。
本次展覽展期為2020年6月10日至7月26日,熱忱歡迎廣大公眾來館參觀。
責任編輯:楊博 沈彤
新聞熱線:021-6131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