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图片/性插影院/亚洲视频不卡/麻豆电影观看

“新月派詩人”陳夢家曾寫過豫劇?朵云軒揭開《紅日》劇本手稿面紗

2019-12-2 10:21  |  作者:鐘菡  |  來源:上觀新聞


  陳夢家寫過一個豫劇劇本《紅日》。兩年前第一次從朋友那里聽說這個消息時,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張新穎直言“不可能”。提起陳夢家這個名字,人們會想到新月派詩人、古文字學家和考古學家,還會想到他搜集流散在歐美的商周青銅器資料,卻難以將他和豫劇聯系起來。陳夢家的《紅日》劇本是如何寫就的,又為何進入拍賣市場?在11月29日的朵云軒相關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就《紅日》劇本的價值和社會意義展開探討,也揭開了陳夢家不為人知的一面。
  


  陳夢家
  
  《紅日》是現當代作家吳強所創作的長篇小說,1957年7月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在當時廣為流傳。陳夢家的《紅日》劇本寫于1959年,當時他被下放河南農村勞動,期間創作了豫劇劇本《紅日》。他在給友人的信中說,“我是用了三十六個‘半工’寫成的”——“半工”的說法,表明是得到允許,用一半的勞動時間來做這件事。陳夢家是浙江人,在南京長大,看似和豫劇沒有什么關系,但《紅日》的手稿非常完整,從編寫說明到目錄,每場都特別仔細。“看上去像一個非常內行的豫劇編劇寫的。”張新穎評價。
  
  陳夢家對豫劇的喜愛其實有章可循,他的妻子趙蘿蕤在《憶夢家》里說,“他喜歡看戲(各種形式的),喜歡寫這方面的評論文章和泛論文藝的小文”。他的看戲隨筆,也有幾篇談豫劇的文章,如《看豫劇“樊戲”》中介紹他到西安特地拜訪的“樊戲”劇團,文章開頭說:“幾年前在北京吉祥戲院看曲周蕭、素卿演《三拂袖》,覺得好聽好看而且情節有趣,從此看上了河南梆子。”


  “安徽蚌埠、山東棗莊、河南鄭州中間這一帶的語言非常有特點,陳夢家的這一劇本,也為研究地方方言提供了重要資料。”學者鄭重認為,通過豫劇《紅日》劇本提綱可知,改編這個劇本是為了“農村中的業余劇團”演出用的,陳夢家作為語言學家,在劇中所使用的很多特殊唱腔和道白押韻都有研究價值。
  
  “陳夢家的豫劇劇本手稿在文物上具有唯一性,也讓我們了解到陳夢家在詩人、學者、評論家之外的另一面。”復旦大學出版社學術總監陳麥青認為,通過整理和研究這部文獻,可以讓人們更加全面了解和評說陳夢家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成就,也為研究特殊歷史時期的現當代文學創作提供了重要史料。
  
  此次朵云軒征來的手稿,附有一封陳夢家的信,從中可知《紅日》劇本手稿由陳夢家送給了他的朋友王國華。王國華為學者王獻唐之子。王國華去世后,手稿一直由其子王福來收藏。王福來還記得父親對這份手稿的珍視以及保存的不易,“陳夢家在農場中寫作這一劇本,也有練筆的目的,可見他不管什么時候都沒有放棄他的學術。我們守護和繼承了這份手稿,此次拿給朵云軒,是想要繼續弘揚陳夢家的精神。”
  


  《紅日》手稿
  
  豫劇《紅日》未曾公演,但在改編時,陳夢家是處處想著它是“可用”的,《提綱》最后甚至設想,這個“初次試編的”劇本,“稍加修改以后,也可以作為話劇演出”。上海朵云軒集團總經理朱旗表示,朵云軒已就豫劇《紅日》舞臺劇演出等相關工作做了一系列計劃布局,未來將繼續跟進。記者從朵云軒獲悉,這份手稿將亮相于朵云軒12月18日的秋拍,此次秋拍還包括近現代書畫專場、海派精品專場、古籍版本專場等,張大千、潘天壽、齊白石、李可染、吳昌碩等名家作品將亮相。
  


  《紅日》手稿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